JGJ 116-2009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s


说明:

  • 此图仅显示与当前标准最近的5级引用;
  • 鼠标放置在图上可以看到标题编号;
  • 此图可以通过鼠标滚轮放大或者缩小;
  • 表示标准的节点,可以拖动;
  • 绿色表示标准:JGJ 116-2009 , 绿色、红色表示本平台存在此标准,您可以下载或者购买,灰色表示平台不存在此标准;
  • 箭头终点方向的标准引用了起点方向的标准。
JGJ 116-2009

标准号
JGJ 116-2009
发布
2009年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建筑工业
当前最新
JGJ 116-2009
 
 
引用标准
GB 50003 GB 50010 GB 50011 GB 50017 GB 50023-2009 GB/T 15393 JC/T 907
被代替标准
JGJ 116-1998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经抗震鉴定后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现有建筑的设计及施工。 古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应按专门的规定进行抗震加固的设计及施工。

JGJ 116-2009相似标准


推荐

碳纤维技术:建筑结构补强加固的“钙中钙”

  建筑工程加固实例   5月底,四川雅安召开震后第十二次新闻通气会,通报雅安市汶川地震后的新建建筑在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下称芦山地震)中的情况。   如何加固受损建筑?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同性质的建筑采用的加固修复技术不同。相比于传统加固修复技术,新的加固技术逐步得到应用,碳纤维技术引领建筑物结构补强加固趋势。此外,加固是提高现有房屋抗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

汶川,十二年!

历史上的地震灾害表明,绝大多数因地震死亡的人是由于房屋建筑的倒塌所致。因此,建筑物防倒塌应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笔者在负责编制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时,明确了通过抗震设防提升房屋建筑抗倒塌能力的概念,提出了确定四级地震作用地震动参数的方法,为工程建设抗震设计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在全面加强新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和老旧建筑抗震加固工作的前提下,国家推动在地震高危险区域进行抗震加固工作,以此减少。...

日本开发防震加固新技术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说,日本发明了一种廉价的防震加固技术,以类似安全带的树脂材料“绷带”包裹建筑物内支柱。 由构造品质保证研究所开发的这种防震加固技术称为“SRF工艺”。抗震“绷带”采用树脂纤维编织制造,形状类似安全带。施工时,将抗震带涂上黏合剂,包裹固定在建筑物支柱上。地震发生时,支柱即使出现内部损伤也不会倒塌,这可以确保人员的生存空间。 ...

不要小看碳纤维,地震也奈何不了它!

对于人类而言,除了及时、准确地预测地震之外,对建筑抗震加固也是一种重要的防范措施。古老的建筑需要通过支撑或是螺栓将其稳固在地基上,以此来防止其在地震中与地面分离。但是考虑到建筑的时间及材料,传统的加固方式很有可能影响建筑的美观。近日,某日企成功利用碳纤维达到了理想化的效果,既不影响美观,也起到了十足的抗震作用。...


JGJ 116-2009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谁引用了JGJ 116-2009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