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 EN ISO 10218-1:2011
机器人和机器人装置.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机器人

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robots. Robots


说明:

  • 此图仅显示与当前标准最近的5级引用;
  • 鼠标放置在图上可以看到标题编号;
  • 此图可以通过鼠标滚轮放大或者缩小;
  • 表示标准的节点,可以拖动;
  • 绿色表示标准:BS EN ISO 10218-1:2011 , 绿色、红色表示本平台存在此标准,您可以下载或者购买,灰色表示平台不存在此标准;
  • 箭头终点方向的标准引用了起点方向的标准。
标准号
BS EN ISO 10218-1:2011
发布
2011年
发布单位
英国标准学会
替代标准
BS EN ISO 10218-1:2011(2014)
当前最新
BS EN ISO 10218-1:2011(2014)
 
 
被代替标准
BS EN ISO 10218-1:2008

BS EN ISO 10218-1:2011相似标准


推荐

新松总裁曲道奎:中国机器人技术取得最新进展

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结:  机器人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深度融合,过去机器人更多地集中于机器属性,更多地强调性能、可靠性、精度、速度和负载能力,这是工业机器人和工业设备主要指标,今天机器人更多强调它柔性、智能和对环境自主适应性,因此在技术方面机器人有了广泛拓展。...

“人机共融”时代:机遇?挑战?

未来机器人将实现“人机共融”,即机器人和关系发生根本转变,由奴仆变为伙伴。机器人技术正蕴含着突破,中国该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何为“人机共融”工厂里,机器人在有序地抓取零件,外面是高高护栏,人只能远远地看着,这是人们常见情景。现在人和机器人关系,主要是控制,如果出现故障,机器人“发脾气”就很危险。“共融是人和机器人很近。”...

丁汉院士:发展机器人事业需加强基础研究

例如工业机器人,目前大多在一些结构化环境当中工作,在线传感能力比较差;服务机器人目前还只能完成一些简单任务;特种机器人都是需要通过遥操作来完成特定工作。所以可以看出,现实当中机器人和我们人类想像还有很大差距。  未来机器人研究,会面临着众多挑战。第一个挑战,是机器人和人交互时候刚度变化,还有人机交互动力学。...

机器人安全应用系列:运动限制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系统特别是当其在处理大型工件时,可能具有一个大范围运动空间。 为了适应机器人系统最大运动范围,系统周围机械式防护装置便需要扩大保护范围,用以保证机器人执行任务时不会与周边防护产生干涉。 显然,以这样理念设计防护结构可能造成资源极度浪费。...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