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 IEC/TS 62607-4-1:2013
纳米加工.关键控制特性.第4-1部分:锂离子电池用阴极纳米材料.电化学特性,2-电极电池方法(IEC 113/144/CD-2012)

Nanomanufacturing - Key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 Part 4-1: Cathode nano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2-electrode cell method (IEC 113/144/CD:2012)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DIN IEC/TS 62607-4-1:201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DIN IEC/TS 62607-4-1:2013
发布
2013年
发布单位
德国标准化学会
当前最新
DIN IEC/TS 62607-4-1:2013
 
 

DIN IEC/TS 62607-4-1:2013相似标准


推荐

默克锂电池材料新品上线!

但是固态电池也面临着离子传导性差、与电极的不良界面、充电速度慢等问题.对于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迫切需要开发出操作更安全、组装更容易、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更好的全固态电池。该研究领域的关键挑战是开发高性能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主要问题是低离子电导率和高界面电阻以及材料的可加工性)。...

废包装材料制造锂电池电极

  来自普渡大学的科学家们聚苯乙烯和淀粉基“花生式”包装材料制造具有碳纳米结构和微层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阳极。  科学家们已经找到将废弃的“花生式”包装材料转化为高性能锂电池电极的方法,这是一种能够实现废物利用的环保新方法,而这种碳电极的性能甚至优于传统的石墨电极。  电池有阳极和阴极两极,锂离子电池阳极大多由石墨构成。锂离子存在于电解液中,在充电时向阳极转移并储存在阳极上。...

电池爆炸是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杀手”吗?

来源网络自打新能源车问世以来,“充电”与“安全”这两大话题便一直形影不离、不离不弃的陪伴着它,但充电锂离子电池电子设备频繁发生事故,一度让人“谈电池色变”,因此,为了生产出安全、持久的电池,对电池材料及添加剂颗粒的表征对于质量控制和制造工艺的优化都非常重要。最常见的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阴极(正极)、阳极(负极)和电解质。...

化学所电极材料研究:实现材料表界面活性的有效控制

  能量密度的提升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重点,而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镍锰酸锂材料是一种高电压的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倍率性能;然而,其自身的高工作电压会显著加速电极材料表面的副反应,严重损害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长循环性能,限制了它在高比能动力电池中的应用。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