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R SA.1810-2017
在 8 025-8 400 MHz 频段运行的地球探测卫星的系统设计指南

System design guidelines for Earth exploration-satellites operating in the band 8 025-8 400 MHz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ITU-R SA.1810-2017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ITU-R SA.1810-2017
发布
2017年
发布单位
国际电信联盟
 
 
被代替标准
ITU-R SA.1810-0-2007

ITU-R SA.1810-2017相似标准


推荐

国际及中国2~26 GHz频率划分现状

5 150~5 725 MHz:用于无线电导航业务、卫星地球探测业务、无线电定位业务等,但在WRC03会议上已经对5150~5725MH频段无线电业务进行调整,增加了固定和移动业务。  5 725~5 850 MHz:开放频段,允许点对多点扩频通信系统、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高速无线局域网、蓝牙技术设备及车辆无线自动识别系统等无线电台站共用频段。  ...

嫦娥四号如何防住这个“友军”?

但“鹊桥”中继卫星是专门为嫦娥四号任务所设计,考虑到低频射电信号探测这一目标,研发中继星时就对卫星平台与载荷进行了噪声抑制与降噪处理,所以就不需要担心“鹊桥”中继星会干扰到观测设备运行。正是因为搭载平台上存在差异,搭载着陆器上低频射电频谱仪比搭载鹊桥卫星观测设备多了一根天线。...

大家 | 谭述森:北斗系统创新发展与前景预测

卫星导航理论与实践概述1.1 卫星无线电导航历史演变卫星无线电导航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卫星导航系统,主要以解决海洋用户平面位置为目标,典型用户是潜艇海洋定位。苏联1960年代开始设计论证蝉(Tsiklon)系统,到1979年发射了4颗蝉系统卫星[4]。卫星轨道高度1000 km,下行频率150 MHz400 MHz,采用多普勒原理确定用户平面位置坐标。...

新增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已达68个

考核指标:提出满足空间引力波探测需求惯性传感器设计方案,建立惯性传感器系统指标体系;提出惯性传感器轨功能和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案;发展惯性传感器地面测试方法,要求1mHz~0.1Hz 频段内测量水平不大于1×10 -14m/s2/Hz1/2。...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