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谢网友赞白花,兼说驴肉火烧

    zhoujinfan 发布于 2016-10-08 07:35:55

      一,感谢诸位友人的评价:

      独特的研究经历,及超一流的解决实际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超人的对各种事物(例如傳园慧)的反响/响应速度;

      始终站在道德的高度,让人无法拿到台面上说你…

      独特的个性和气质;

      流畅的文字能力和意味深长的话话…

      网友们买你的账!

      谢啦!

      再祝各位金秋好!

      二,今天与老伴到景山公园"尝花″,看到公园清清白白的花,身穿黑白分明的衣服的我在景山白花前留了影。

      10月4日与老伴黄映雪(常熟市城中心粉皮街人,原常熟藕渠中学,后北京市团结湖三中数学教师,北京市首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李谷一女儿肖一老师)游景山公园后,到西四名吃<张滿意驴肉火烧>吃火烧…

      后又赴北海公园赏菊~幸福!

      三,驴肉火烧

      10月4日与老伴黄映雪(常熟市城中心粉皮街人,原常熟藕渠中学,后北京市团结湖三中数学教师,北京市首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李谷一女儿肖一老师)游景山公园后,到西四名吃<张滿意驴肉火烧>吃火烧…

      后又赴北海公园赏菊~幸福!

  • “演讲”,好的“演讲”是能力的综合标志!

    zhoujinfan 发布于 2016-10-14 17:03:31

      一、公理

      每年10月,是分析化学学术活动的“繁荣”时间,百花齐放的盛会将接二连三。学术活动当然要花费人、财和物。由此当然~学术活动要有好的演讲,以对得起人、财、物的代价。今天笔者小议“演讲”(这个议题,好像以前没人专门讲过)。

      好的“演讲”,好的学术报告,对听众来说是一种享受。

      好的“演讲”,当然首先必须要有好的内容来支撑!要有自己的(!)东西。同时,争取声情并茂……并且,他从心里很(这个你可能知道的)喜欢听众提问,亦即他乐於答疑!

      由於种种原因,你和我可能极少见到过真正的“演讲”。

      二、事由A

      七月参加某知名国产仪器公司“新产品发布会”。会后,该公司总经理A招待我们在一桌吃饭。

      席间,我给她讲了一段回忆。即在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通报>杂志上,专有一篇文章,介绍学者在作学术报告时的注意事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告诉读者,你报告时的目光应该放在哪里?文章说,应该放在会场2/3的地方。例如,听众有15排座位,你的目光应该主要停留在约10排的地方,尤其不能停留在最前面的1~3排,更不能只看着稿子照念。另外,如果某处听众注意力不集中/在讲话,你可以把目光在那里稍微转移一下……

      这篇文章,让我记住了一辈子,并从此,一辈子“活学活用”。

      三、事由B

      这次8月6日里约奥运开幕后,央视白岩松对里约奥委会主席卡洛斯•亚瑟•努兹曼在开幕式的激情演讲大加称赞,“演讲时手一直在颤抖”!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努兹曼激情演讲……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努兹曼再次激情演讲……

      请看,他的双手是放在哪里的?而你平时看到作报告的人,他们的手又是放在哪里呢?为什么他们个个都不会激情“演讲”?流行性感冒似地个个“都不会演讲”。

      无疑,巴西努兹曼是真“演讲”的榜样!

      四、什么是演讲?

      <演讲-百度百科>做了说明,“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演讲主要形式: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

      关於“照读式演讲”。百度有如下文字:“据说,在英国下院,照本宣读演讲被认为是愚蠢的表现”。在我国,一般场合采用这种演讲方式也不受听众欢迎。

      我则认为,照读式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也是无能的表现。“演讲”要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让听众感到有真收获的内容。

      五、向你请教

      1、你平时听到或看到过“演讲”这个词吗?

      2、你曾经看到过“激情的演讲”吗?

      3、我认为,一个好的分析化学报告/演讲,一秒钟就可以判断:此时听众是否有人在玩手机?好的演讲/报告,听众应该对你的报告很有兴趣,他们会把手机放下来~被你的“气场(包括内容)”所吸引!

      六、分析化学学术“报告”的质量

      我认为,我见到的报告,总的来说:

      A,报告内容大多处於“良”的水平。这是指从分析化学学术水平,处於“良”;报告人的表达能力及“气场”,处於“良”的水平。

      B,印象较深的是在某学术场合,一位与我同龄的老学者,长达近一个小时“报告”了,对数十张PPT一字不差地照读,甚至最后的参考文献也详细介绍,还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七、我对青年分析化学工作者“演讲”的建议

      1、我对熟悉的年轻有为的分析化学工作者,都反复建议/动员他们能够主动(!)去“作学术报告”。道理很简单:熟能生巧,另外,自尊心会促使你努力、从各方面努力,让自己讲得更好些,这就会使你通过演讲/报告让自己有全方位的进步。所以,自动争取去演讲/作报告,是聪明之举!

      例如A,何主任,已多次参加“食品安全高峰论坛”的报告,今年他去南京作报告时,创新地在现场示范实验,演示分离方法而大受欢迎。

      例如B,W高工,若干年前还是工程师职称时,我推荐她去较高水平的学术场合,作“离子交换分离-ICP测定钢中14中稀土元素”。

      例如C,最近我与某位博士副主任L有如下的微信交流:

      我TO与L :建议你争取今年到理工学院去讲一次课,至少明年年底前一定要到该校讲一次课。不要把<讲课>看作负担,而要主动争取,并作为“提高自己综合水平的机会……”。

      L TO 我:好的,我努力。

      例如D,小W主任对我说,“周老师,我听了你的建议,已去过无锡做了一个报告,还拿了报酬……”

      例如E,《分析测试百科网》今年上半年要在网上作《材料检测》的学术交流,我建议邀请广东检验检疫局玩具化学有害物检测专家L研究员做网上报告。

      事后,L研究员来电话说:“周老师,我讲完后,回答了好多网友的问题……”

      2、为了把你的报告讲好,平时尽量多积累国外文献,多积累实验室科研经验,多积累各种实际样品分析体会,从而充实自己,以便回答学术场合时可能有的各种意想不到的实际问题。

      3、作报告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如果大会只给你30分钟,你一定要尽力争取在30分钟内讲完。最好事先在家里认真地试讲1-2次,掌握一下时间。

      4、自己通过做一次学术报告,力争全方位的提高自己一次!

      八,期望

      期望在分析化学界看到更多的“精彩的演讲”。尤其期望见到年轻的优秀分析化学工作者的精彩“演讲”。

      期望所有的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人在报告中:1,讲到了具体的应用;2,欢迎听众的提问。

      九,我见到的真正演讲—马云先生!

      9月12日,我收到1963届南大化学系北京老同学迈同学给我的微信资讯~马云的演讲(12.3MB)。这让我见到的真正演讲:没有讲稿;人在台上走来走去;听众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和会心的笑声。马云的演讲,有内容、有表情、有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难得而稀有的演讲!

      赞马云先生!他是我们“演讲”的样板。

      十,我赞自己写的“20岁傅园慧启示:她推动进步!”

      今年8月9日,<新京报>写了游泳小将傅园慧的报道,我8月10日在<分析测试百科网>上发表博文,“20岁傅园慧启示:她推动进步”,可谓“反应非常快”!

      事后,看到不少关於傅园慧的报道,但我的“她推动进步!”一词无疑,可谓“说到了点子上”,显然胆识比他人高一筹!当时,我对“她推动进步”一词,心里还真有点害怕~尚不知道“领导对傅园慧定性的意图”!幸好,有关领导表态,我“脱险了!”冒有风险的大胆评价!这都显得与众不同!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0
  • 建立时间: 2016-07-25
  • 更新时间: 2016-07-2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