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2016年国庆长假“分析化学猜想”

    zhoujinfan 发布于 2016-09-22 13:07:34

      一、猜想

      众所周知,数学上有个哥德巴赫猜想,1973年成就了数学家陈景润。1992年陈景润任《数学学报》主编。

      二、纯属虚构

      以下为纯属虚构:

      1、时间:2017年9月下旬(即一年以后)

      2、地点:某正规场合(按文件通知场合

      3、事由:讨论日用品中六价铬分析方法

      4、参加人员:中国有害物质分析专家1人,外国有害物质分析专家2人。

      三、请您“猜想”

      六价铬的致癌性为世界所公认。在10多年前知名的ROHS指令中,对六价铬早有明确的、苛刻的要求。即使ROHS指令的制定者尚不知道有没有微量六价铬的可操作的分析方法,甚至10多年后的今天,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2016年国庆长假即将来到,请有志於有害物质分析的分析化学工作者,在国庆7天的长假中,在幸福地与家人享受节日快乐的愉快生活之余,请您思考“六价铬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最好是原创的分析方法(含分离方法)”并与大家分享,共同为六价铬的分析化学做贡献。

      你可将你“猜想”的方法,发给<分析测试百科网>,并列在这博客的后面,以供同行分享与讨论。

      四、讨论

      1,以前我多次讲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核工业部经常有“分析化学攻关课题”,如今都没有了,这就没有了比较真实分析化学本领的机会,如同,A在表现100米才能,B去表现标枪,C在表现三级跳,各不相干,不能比较各自高低……

      2,如今,有了可能会得到国际公认的分析化学攻关课题,人人都可一显身手。如果你有真本领,由於该课题的“公认性”,你的水平与贡献,必将得到世人公认,而无需经过任何手续和专家评比……

      3,“六价铬固相萃取柱的研制及应用”可能是当今第一有真实价值的分析化学课题。

      谁能拿下?

      五、祝愿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的阳光是最美好的恩赐,祝各位金秋快乐!

      附:本文构思於2016年9月21日晚10时,写於9月22日晨7时30分。

  • 大隅良典获诺奖启示

    zhoujinfan 发布于 2016-10-08 07:25:54

      <中国新闻网>2016-01-03,18:11分的标题:大隅良典对获诺奖表示惊讶,称"我在实验室″。

      启示:

      1,研究大方向选择的准确的重要性。

      2,科研成果是在实验室幹出耒的,说明了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必要性。

      3,日本知名学者大隅良典70多岁了,还在实验室工作。这让拿国家科研基金,而不进实验室的博导感到难为情灬

      谁会难为情?

      "这个你知道的!″那就是屁股在实验室坐不住的那些人…

      4,据说,不少诺奖获得者,曾在美国大学进修过,这些在世界上科学最发达国家学习和研究的经历,会可能让他们科研基因变异~变优。

      5,我虽然是平凡的分析化学工作者,但我感到骄傲:

      1958-1963於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其中学了<离子交换分离﹥这门专门化课(全国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唯南京大学),授课老师是当年留美的裘家奎(1958年时)二级教授。

      1963年9月-1990年8月,几乎每天都在核工业部北京五所分析化学研究室,主攻<离子交换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6,建议:

      凡向申请科研基金者,除了用文字说明研究方向的确实准确且肯定会有应用价值外,承诺:进实验室一定"打卡″,每年365天,进实验室时间保证超过36.5天(叁拾陆天半)。若不能做到,承诺仃止向国家申请科研基金1年。

      周锦帆10月4日晨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0
  • 建立时间: 2016-09-23
  • 更新时间: 2016-09-23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