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80岁生日的“不速之红包”

    zhoujinfan 发布于 2021-03-03 18:12:30

    80岁生日的“不速之红包”

    一,不速之客,我碰到过

    不速之客,百度的解释是贬义词。我家碰到一次。

    大概有10年了吧。一天下午,有一40多岁中年男人A推我家大门而进,开口就说:老师好!

    我老伴是北京团结湖中学教师,我第一反应是我老伴的学生来看望她…
    招待他坐下…
    老伴也热情接待…
    A进门后在我家的大方桌坐下后,绝大多数时间是他在说话,主要内容是讲~种种好消息…

    我老伴插不上嘴…
    我则旁听。

    后,A说:老师,我现在经济有困难,能否借点钱,下月就还你…

    闻言,我即在写字台取出600元给A。
    A道谢。
    他出门。
    我与老伴送他到电梯口。

    回家后我问老伴:
    你这学生在哪里工作?

    我不认识他呀!
    那你怎么不问问他是哪届的?你的同学有谁?

    知道来的不速之客是个骗子。

    我对老伴讲:算了,估计这人也有困难,否则也不会做这事。
    此事就很快过去了。

    二,不速之红包

    上月的2月14日是我农历80岁生日,刚好我孙子从国外读研毕业,乘机回国,我祝他归国顺利…
    署的时间是:爷爷80岁生日

    我给孙子的微信也转发了友人…

    没想到:立即有2个"不速红包"!即2个666元红包。

    大惊!

    送我红包的是某检验检疫局/现海关农残兽残重点检测实验室主任H高级工程师。

    我曾在这实验室当过多年顾问…

    接下来是我与H在微信中的拉锯…

    当然我胜了-666是3个6,达成共识-减去1个6→66。

    2天后从邮局给H寄了邮包:
    给他大闺女的玉笔筒,这是2014年到宝岛台湾150元买的(有发票);
    给他小闺女的 HM 品牌彩色横条毛衣;
    给他老父亲的175公分全毛西服上衣(己闲置在家多年)。

    三,H是位奇人

    约10年前我应邀作学术顾问认识H时,他才刚30岁,是江苏某地级市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副主任。

    有六件事印象深刻:
    1,H告诉我:他将两台废旧岛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组装成一台性能良好的仪器;
    2,实验室一位负责管理外单位送检样品的中年女同志B对我说(语气重):
    H主任是精英噢!
    3,与岛津公司合作的快速攻关-酱油中微量铅的螯合离子交换分离-无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他是第一主力,超一流的动手能力;
    4,发表了多项分析化学实用专利及制定了多项兽残检测国家标准;
    5,多次在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上作报告,并在作报告现场展示了他自己研制的有效的分离装置並获听众高度好评;
    6,他的亲密助手朱珠同志(扬州大学分析化学硕士)在岛津公司举办的"盲样原子吸收分析重金属比赛“中获一等奖!並进京领奖,与岛津高层合影…

    近日,我对H高工讲,你前面的目标是晋升正高/教授级高工,你会成功的,加油!

    四,80岁了,我想说

    1,感恩与幸福
    2月14日,农历年初三,是我80岁农历生日;
    3月3日,是我80岁身份证生日。
    我老伴日前刚过79岁身份证生日,马上要过79岁农历生日。

    感恩国家和国家质检总局:如今我们老两口每月拿着己过2W的退休金,住在北京东三环内的三里屯地区(离<北京协和医院>仅22分钟自行车车程),很幸福!
    已和老伴讲好,马上结伴到丰台区花市去买点鲜花放在家里…

    2,一把双刃剑

    不少知名学者在80岁生日会有一篇纪念性文章,历数众多学术成就…

    我却在2003年退休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书柜里发表的100篇文章的杂志→掷到了废品站,让它们化为纸浆→变成生产资料→服务社会!

    我不说以下专业词汇:
    离子交换分离;
    稀土光谱分析/疑难重金属光谱分析;
    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实用分析化学;
    元素周期表分析化学;
    10年分析化学博客(每月有一篇);

    我想说:2007年我发表在〈理化检验-化学分册〉上的“青年分析化学工作者科研能力自测法”一文,希望分析化学同行能不忘记有这么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我列出28个我实际解决的分析化学难题…
    我定的标准是:
    能解决1个问题(仅提供思路,下同)即达硕士水平;
    能解决2个问题即达博士水平。
    这篇文章,我认为是一面镜子→照一下自己的能力/分析化学基本功到底如何?

    尤其是今天,有关部门更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有实效的转化!

    这篇文章所以认为是双刃剑:
    有的读者认为,这<自测法>很好呀,认为有了这一面镜子,可以看到自己尚有不会的分析化学真实难题,因此自己要更努力…

    有的读者认为,我己是P了,这30个难题我却一个也不会…如果我的学生来把这<自测法>问我~ 该怎么解答,而我都不会…这不是让我难堪吗?

    我的看法:
    1985年,我原创了< LZ85螯合树脂选择性地分离了0.2克硝酸钴中1.0微克的镍和铜>(见中国知网-周锦帆)。
    这个方法,我相信若干年后,有人可能会有比我更好的原创分析方法问世!

    但是,我担心~若干年后,是否再会有人(!)写<青年分析化学工作者科研能力自测法>或<分析化学教授科研能力自测法>?
    我怕没人写!

    五,允许骄傲

    有人问我:你喜欢什么样的青年分析化学工作者?
    我喜欢骄傲的、有棱角的年青人!
    他很可能是好苗子!
    建议:对骄傲的有棱角年青人,不要先想着批评他,而是先想着爱护他。
    据我数十年观察:骄傲的人,往往确有骄傲的本钱。
    谦虚是能让人进步,骄傲也能让人进步呀!!

    六,评价

    1,我最看重的评价
    那是在1986年文革后核工业部第一次评高级工程师。在文件下达后,同时1963年大学毕业进<北京五所分析室>的北大(以骄傲闻名)孟宪厚在图书馆楼下对我说(一字不差):
    周锦帆,我们(分析)室里我只佩服你一个人。


    2021.3.1晨於日坛公园

    2,其他评价(不质疑真实性):
    A,母校学长/后为院士Z:你是63年最好的(可能意指→分析化学);
    B,同届同学,敎授L:你己达到院士水平;
    C,分析仪器行业知名人士T:你也是三无教授;
    D,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任负责人Z:分析化学高人;
    E,分析仪器公司高管,现分析仪器老板M:分析化学界的吴冠中
    3,自我评价
    分析化学是在化学系的学科中是最为实际的学科。
    自评:我国<实用分析化学>排头兵。(欢迎质疑噢!)

    七,小贴士

    说别人<骄傲>的人,10人中有9人是比较笨的人。
    他说别人骄傲,是平衡自己笨的自卑心理;

    说别人<笨>人,10个人中9个是比较聪明的。他们看不起笨的人。在说别人笨的时候他会有一种快感。

    八,80周岁与80虚岁





    2月26日元宵节,刚80周岁的我与刚80虚岁的老伴,到通县新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游览…
    一个,北京市首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
    一个,我国离子交换实用分离 实验室研究50年且没有假数据的学者。
    两人退休金,刚跨入2.0w。
    家居北京市东三环内三里屯。
    幸福!

    周锦帆於2021-3-3日80周岁生日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0
  • 建立时间: 2017-03-20
  • 更新时间: 2017-03-20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