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长长短短离子阱

    hoggy 发布于 2010-02-01 07:38:33

    帮杭州的弟兄又调试了一次离子阱,目前性能不错,估计最早3月份产品能开始推。期间,从他人的角度重新观察了一次离子阱质谱的设计、仿制、调试和改进,还是颇有感触。

    离子阱质谱是与四极杆同时期出现的技术,就是同一个组做的。相对于四极杆质谱,离子阱质谱花头比较多——也就是小技巧很多。就单个指标而言,无论哪一个指标离子阱都是各种质谱中最高的——不过这个噱头的背后是,双极限同时达到是不可能的。例如:

    1、分辨力,90年的时候老库就已经做到1400万,比FTMS还要高10倍;背面是速度超慢、范围超小。
    2、灵敏度,内源型的IT是超级高的;背面是严重的分子离子反应,串级几乎报废。
    3、速度,比四极杆和QTOF快,每秒钟可以做10个串级;背面是低分辨,低灵敏度,而且你让IT做个1u/s试试看。。。
    4、动态范围,对于单种离子可以做很高,但是峰多一点就只有10000倍了,容量有限。
    5、质量范围,频率放低一点能上1000万u,不过水和空气就没法看了。
    6、维护,穷人的质谱好当家

    所以不必强调离子阱的每一个指标,这玩意儿就是一台开关很多的机器,要什么就可以优化什么。需要盯住的是综合应用,如何把万金油用好。

    离子阱还是有些能比四极杆做得好的地方的。首先能做小,我们做过10mm、7.07mm;有人做的是5mm的。都可以做的比四极杆小巧。其次是真空容易做,气压太低了离子阱反而不好工作。很多人用10l/s的分子泵,我们向来只用70l/s的。10l/s的turbo有点残,性价比不行,我们有产品已经是70的,所以就扩大70的用量,而且真空腔设计也需要想象力,尺寸上不会吃亏的。其三是加工,离子阱当然很好加工,以我现在这台电脑为圆心,1km内有至少4家可以加工双曲面的。理论上离子阱精度差一点也问题不大,即使只有10~20um的精度,也几乎看不出看来。当然老外有做的好的,表现在908激发的时候都能到单位分辨,不过行业内这个技术早就不用了,目前都在784做的。其五,电路上只有一组RF,还是很适宜的;四极杆的要调死人的。

    作为通常检测的质谱,初筛、自动检测、移动便携,离子阱是胜任的。价格很低,加工容易,技术容易掌握。




  • 简单备份一下Q、IT、TOF开发的优劣

    hoggy 发布于 2010-08-19 08:57:10

    这只是一个草稿,想起来就改,先备份一下。

     项目  离子阱 四极杆  飞行时间 
     专利保护  超多,集中在MSMS和线性离子阱两大块  大多过期了  比较少,有的都是非主流专利
     核心成本  低,2kRMB  中,2~5万  中,2~5万
     低端效果  低端产品容易做,性能指标很好  难,m/z范围和分辨力、灵敏度有矛盾  差,越小越差,超过500FWHM才有优势
     中端效果  好,性能不错,很有竞争力  主流,性能很好,没IT功能多  不错,中高分辨是卖点,中分辨已经很难做了
     高端效果  灵敏度好,分辨力或m/z歧视有缺陷,专利保护  主流,功能很少,集中在QQQ  很好,很贵,功能少,要做串级
     体积  小  中  大
     掌握情况  中上,整体离老外还有两成功力  中下,自产的可以做RGA,好一点的质量不稳定  好,高分辨2万,但没有做过超高分辨5万的,没钱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0
  • 建立时间: 2018-12-22
  • 更新时间: 2018-12-2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