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chongwenmen 发布于 2011-09-23 16:34:33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的。

      即便黄花蒿被用来代替青蒿使用,里面的青蒿素也起不了作用,因为中医是把药物煎成汤药来治疟疾的(最著名的是以青蒿、知母、桑叶、鳖甲、丹皮、花粉煎成的青蒿鳖甲汤),而一旦加热到60摄氏度,青蒿素的结构就被破坏,失去了活性,杀不死虐原虫了。

      青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究竟谁的功劳大,至今争论不休。不过,大家都公认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发现青蒿素受热就失去活性,想到了要用乙醚提取。屠呦呦称,她是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由于这个故事,人们会说青蒿素的发现至少受到了中医的启发,葛洪也因此成了“东晋名医”。其实葛洪是个炼丹的术士,《肘后备急方》则是收集民间的偏方,并没有用到阴阳五行、辨证配伍,与中医中药没有关系。

      事实上,葛洪记载的这个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疟疾,也是很可疑的。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两杯水(东晋的“升”很小,当时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使用的是黄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如果葛洪只记载了青蒿能治疟疾,我们也许能认为有其合理性。但是葛洪共在书中搜集了43个治疗疟疾的偏方,其中有草药,也有巫术。青蒿一条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只出现了一次(而草药“常山”出现了13次),也没有说其疗效有多灵。

      即使葛洪记载的青蒿偏方真的对治疗疟疾有效,它并没有被葛洪特别关照,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也差不多被淹没了。虽然某些中医典籍中也会抄录它,但是并不看重它,只是作为文献备考。中医和民间仍然不停地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个可能抗疟的中药,而同时的云南小组搜集的中草药单方、验方竟多达4300余个。这么多的偏方正说明没有哪个有突出的效果,否则就都用它了。而当时的实验也证明它们无一有效。

      的确,虽然偏方如此之多,在历史上中国古人从来就没能抗击疟疾,每次疟疾流行都死人无数。直到1950年,全中国还有疟疾病人3000万,每年病死数十万人。有人以青蒿素的发现来说明“西医西药没进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事实是,没有一种中药能够有效地治疗疟疾,这个史实很能证明这一点:1693年,康熙皇帝患疟疾,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靠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治好的。从金鸡纳提取的西药奎宁进入中国后,成了最受热捧的、最著名的药物之一。在京剧《沙家浜》里,新四军赖以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而不是青蒿或别的中草药。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还未被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青蒿素发现之后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就并不奇怪了。

  • 蛋白质分离纯化一条街:part A-凝胶过滤层析

    gfzhang 发布于 2009-03-21 20:34:23

    蛋白质分离纯化一条街:凝胶过滤层析

     

    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GFC)又称

    尺寸排阻层析(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

    凝胶渗透层析(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

    分子筛层析(Molecular Sieve ChromatographyMSC

     

    注: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用GFCSEC表示凝胶过滤色谱或尺寸排阻色谱,流动相通常是水溶液;在有机高分子分析中,常用GPC表示凝胶渗透色谱,流动相通常是有机溶剂;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用GFCSEC表示凝胶过滤层析或尺寸排阻层析;本文以下内容均针对蛋白质分离,因此均以凝胶过滤层析(GFC)表示。

     

    1)分离机理

    GFC填料是由高分子交联而成、内部具有网状筛孔的固体颗粒,利用球状凝胶内的筛孔的大小,不同水力学半径的分子在通过填料时运行路径存在差异,利用该差异将不同大小的蛋白质进行分离。

    蛋白质分子流过填充凝胶的管柱时,大分子无法进入凝胶筛孔,而只流经凝胶及管柱间的孔隙,因此总体运行路径较短,从层析柱入口到出口所需时间较短;较小的分子因为进入凝胶内的筛孔,总体运行路径较长,故在管柱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基于此原理可以区分大小不同的分子,亦可与已知大小的分子作比较而确定未知样品的分子量。

    1:球形蛋白与线性分子在凝胶过滤层析中的保留行为存在差异,因此使用球形蛋白制作的分子量标准曲线不能用于明胶多肽、淀粉或其它聚合物。

     

     

     

     

     

    2)应用范围

    A 蛋白质分离,基于混合中不同蛋白质分子尺寸大小进行分离;

    B 分子量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球形)的对数与其在凝胶过滤层析时的保留时间呈线性关系;

    C 样品脱盐或溶剂置换。

     

    3)填料要求

    一般状况下,用于制备凝胶过滤层析的填料应不吸附目标成份,所有欲分离物质均被洗脱出,这是凝胶层析法与其它层析法不同的地方。凝胶的材质需为化学惰性,与分离物不能产生变性(denature)或是其它化学反应,最好具有能长期反复使用的稳定性,并可以在较大的pH和温度范围内使用。凝胶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层析过程中才不会变形,增加机械强度也可使层析在较高压力的环境进行,缩短分离时间。

     

    4)凝胶过滤常用填料种类

    目前常用的凝胶包括3个主要类型:

    A:葡聚糖凝胶(Polydextran),商品名称是Sephadex

    Polydextran几乎不溶于溶剂中,亲水性强,能迅速在水和电解质溶液中膨胀,在碱性的环境中十分稳定,所以可以用碱去除凝胶上的污染物。

    Sephadex G-XX表示葡聚糖的交联程度,数值越大则交联度越小,但吸水量越高,X值大致是吸水量的10倍。以Sephadex G-25为例,表示1干燥的G-25凝胶可以吸水2.5 ml

    Sephadex的分离范围与填料粒经和交联度密切相关,大概范围如下:

    型号   粒度(微米) 有效分离范围(球形蛋白质)

    G 10   55166      <700

    G 15   60-180       <1500

    G 25   -            1000-5000

    G 50   -            1500-30000

    G 75   -            3000-80000

    G 100  -            4000-150000

    G 150  -            5000-300000

    G 200  -            5000-600000

     

    Superdex属于葡聚糖以共价结合到交联多孔琼脂糖珠体上的球形凝胶,流速快、反压低。

    型号      粒度(微米) 有效分离范围(球形蛋白质)

    Superdex 30  24-44        <10000

    Superdex 75  24-44        3000-70000

    Superdex 200              10000-600000

     

    聚丙稀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Polyacrylamide是一种合成凝胶,商品名Bio-Gel P,干粉颗粒状。依胶的分离范围不同,分成Bio-Gel P-2Bio-Gel P-300P后面的数字乘以1000为最大过滤限度。Polyacrylamide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它在极端的pH下会被水解,水解后产生的COOH-具有离子交换的性质,因此pH 值应尽量控制在2-10之间。

    型号            粒度(微米) 有效分离范围(球形蛋白质)

    Bio-Gel P-2        -      <1800

    Bio-Gel P-4        -      800-4000

    Bio-Gel P-6        -      1000-6000

    Bio-Gel P-10       -      1500-20000

    Bio-Gel P-30       -      2500-40000

    Bio-Gel P-60       -      3000-60000

     

    琼脂糖凝胶

    商品名称Sepharose,由属于天然凝胶,依凝胶中干胶的百分含量,分为Sepharose 2B4B6BAgarose gel 是一种大孔凝胶,主要用于像核酸或病毒这些分子量400,000以上的物质,因其颗粒软,在分离过程有时会阻塞管柱,造成流速减慢,又因其在摄氏50度以上会融化,故需于较低温的环境中进行层析。Agarose 做成beads后不能再脱水干燥,所以要在湿态中保存。

    23-二溴丙醇反应交联而成的凝胶为Sepharose CL型凝胶

    型号                     粒度(微米) 有效分离范围(球形蛋白质)

    Sepharose 2B                7000040000000

    Sepharose 4B                6000020000000

    Sepharose 6B                100004000000

    Sepharose CL-2B             7000040000000

    Sepharose CL-4B             6000020000000

    Sepharose CL-6B             100004000000

     

    Superpose 琼脂糖经多次交联形成的凝胶。

    型号            粒度(微米) 有效分离范围(球形蛋白质)

    Superose 6          50005000000

    Superose 12          1000300000

     

    其它凝胶:聚丙稀酰胺葡聚糖凝胶,交联聚苯乙烯凝胶,聚乙烯醇凝胶等,还有更多新型号的凝胶。

     

    操作实例(转载)

    1) 凝胶溶胀

    凝胶颗粒要求大小比较均匀 ,可流速稳定,结果较好。取葡聚糖Sephardex G-75干粉,加过量的蒸馏水室温充分溶胀一天(溶胀时间因凝胶交联度不同而不同),或沸水浴中溶胀3小时,这样可大大缩短溶胀时间,而且可以杀死细菌和霉菌,并可排出凝胶内气泡。溶胀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分搅拌,以防颗粒破碎。待溶胀平衡后用倾泻法除去不易沉下的细小颗粒,最后凝胶经减压抽气除去气泡,即可准备装柱。 

  • PCR之歌-加字幕(very funny&beautiful)

    maomi530 发布于 2009-02-06 14:49:12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0
  • 建立时间: 2019-05-10
  • 更新时间: 2019-05-10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