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实验室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实验室

400-6699-117转1000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定位于能源与资源科学与工程的学术前沿,进行中国能源与资源工程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发展战略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水资源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实验室依托先进的实验室基础建设,在学科前沿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完成国家层面的相关任务,并与企业紧密合作,为相关产业创新作出贡献。 非常规能源与资源实验室旨在研究非常规能源与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能源开发、二氧化碳地质埋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各种类型的油气资源在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渗流规律、等温吸附特征、岩石力学特征等,以及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如无水压裂技术、支撑剂运移物理模拟、支撑剂改性等。其中,006室为渗流物理实验室、004室为流固耦合实验室、002室为与004室中MTS816仪器配套的散热设备室,工学院内平房为样品制样间。目前,实验室中的MTS816单轴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压汞仪、XRD已对校内开放服务。 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及任务就是研究海域及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特征,深入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物化性质。根据室内实验、数值模拟、试开采等手段,切实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本实验室主要从事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过程研究、赋存特征研究,及油气密性研究等,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中心、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所均有项目合作。 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北京大学资源、能源、环境与工业管理相关学科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条件为依托,开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创新工艺、关键技术、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目标是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中心。 先进电池材料理论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定位于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术前沿,进行中国电池材料的发展战略、技术前沿与先进工程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锂离子电池材料、 太阳能电池材料及组件、燃料电池催化剂及热转换流体工质材料等。实验室开创了一条具有中 国特色的"基础研究与工业化有机融合"的重点实验室发展道路。这种创新模式的优越性在于:一方面,将工业化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基础研究,为基础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原始科学数据和学 术理论创新的依据;另一 方面,将北京大学电池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技术方法及时指导、应用于工业化研究,为电池材料的工业转化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实验室每年接受人民大学附中学生课外科研活动,部分实验设备对外开放。 微生物生态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在“211”、“985”等计划以及各种项目的支持下,投资1500多万元构建了微生物生态与生物技术研发平台,以分子生态学、功能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发酵工程等技术手段,收集不同环境中微生物菌株、基因、酶与代谢产物资源;深入研究微生物群落中的调控网络、演替规律、以及定向调控机制;开展提高石油、煤与煤层气等传统能源的开采与转化效率,发展可替代新型生物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并强化对石油烃、煤烃的工业污染物质的处理和环境修复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主要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从事食品和生物资源(包括生物质能源)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功能食品和生物燃料(尤其是生物柴油)等领域。其中利用先进生物工程技术探索微藻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更是本研究所的重点方向。目前,本研究所所开展的研究包括微藻领域的方方面面,例如,藻种的分离、筛选、生态、生理、养殖、生物反应器设计、生物工程、代谢工程、组学、分析及鉴定、产品回收及纯化、营养基质的供给及抑制原理、产物化学分子修饰、产品的生物功能验证及药用特性鉴定、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及转化、光合作用效率、二氧化碳的捕获和生物转化、蓝藻水华及赤潮与生物法治理等。本研究所的目标包括:1)建立一个具国际影响力的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2)培养食品生物资源工程领域的高级科研人才;3)开展扎实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并力求创立新理论和新方法;4)为政府制定食品、生物资源与能源的法规及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5)与企业合作,规模化开发利用微藻及植物生物资源。 水文科学与水资源实验室以促进水资源学科在北京大学的发展,加强校内与水资源有关的科研和教学活动的协调,推动与国内外一流水资源研究中心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水资源研究基地为目的。研究重点:(1)污染物在多孔及裂隙介质中的反应与迁移机理;(2)含水层物理、化学及生物非均质性对污染物迁移与修复过程的影响;(3)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实验室研究;(4)流域尺度水资源-生态-经济耦合模拟;(5)流域尺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7)水资源管理的不确定性分析和动态决策;(8)随机水文地质学理论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9)地面沉降的数值模拟与野外监测技术;(10)经济、高效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发;(11)下水与地表水保护修复的行政管理和法规标准。该实验室暂不对外开放。

进入实验室博客

相关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