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固体微结构实验室

中国赛宝实验室

中国赛宝实验室(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又名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 实验室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科研生产用房面积5万多平方米;拥有各类试验、分析测试和计量等仪器设备2300多台(套);现有职工1000多人,各类

应用方向:材料分析与检测 RoHS检测认证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其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科研机构,行政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中科院创新基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三大特色的研究方向:干细胞与再

测试服务:转化医学 生殖发育与生理 干细胞与克隆

应用方向:干细胞与克隆 生殖发育与生理 转化医学

中国太赫兹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太赫兹实验室于2001年正式成立。2006年正式批准为北京市“太赫兹波谱与成像”重点实验室。2007年获批太赫兹光电子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具有科研用房1500平方米,其中千级超净实验室2间,面积17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千万元。

应用方向:太赫兹波谱研究 太赫兹成像研究 太赫兹与红外无损检测研究 太赫兹与物质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我实验室长期从事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国际一流水平的原始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量子信息领域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承担多项重大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为半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2008年批准成立的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其前身是2004年组建的分子微生物学开放实验室。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2 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3名、百人计划入选者5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70名。实验室现任主任为赵国屏院士,学术委员会主

应用方向:合成生物学 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 结构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LCLC)是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1988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纤维素化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创建的,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起初定名为纤维素化学开放实验室,2001年改名为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 本重点研究室的前身纤维素化学实验室于1958年在中科院广州

应用方向:植物资源 纤维素

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

有机氟化学从诞生起一直和社会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社会对有机氟化合物和含氟材料的需求推动了有机氟化学学科的发展。我国有机氟化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为了满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任务带科学的口号。20世纪70年代末仅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才真正意义上开始进行有机氟化

应用方向:有机氟化学 氟材料 功能材料 含氟化学品

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东校园内,是以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为主体、整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软物质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组建而成的,2009年底通过中国科学院的评审正式成立。

应用方向:软物质功能材料 生物医用软物质材料 软物质光电信息材料

中国科学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在上海光机所原薄膜中心、激光与光电子功能材料中心以及单元技术中心(部分)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成立,实验室着重开展新型激光材料(晶体、玻璃、薄膜)、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激光损伤、强激光诱导微结构、材料制备技术和工程化等研究,近年来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在Ange

测试服务:激光材料

应用方向:激光材料

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前身是杜江峰教授于2000年建立的自旋磁共振实验室,2016年被中国科学院批准建设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并更改为现名。   实验室专注于自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研究,是国内自己培养成长起来、在自旋量子调控领域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室。多年来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自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2003年9月正式成立,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的学术平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长期从事南海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有先进的海洋探测仪器设备和调查船,积累有丰富的研究资料,在海洋构造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与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

测试服务:海洋地质 地球物理

应用方向:海洋地质 地球物理

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文名称: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英文名称: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s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学科分类: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测试服务:代谢性疾病 生物体和细胞内蛋白质群体

应用方向:生物体和细胞内蛋白质群体 代谢性疾病

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同步辐射是一种强度大、亮度高、频谱连续、方向性及偏振性好、有脉冲时间结构和洁净真空环境的优异的新型光源,可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力学、地学、医学、药学、农学、环境保护、计量科学、光刻和超微细加工等众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坐落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西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一、 实验室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原为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主要开展聚变等离子体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三个方向的研究,经过4年的建设,实验室得以长足发展。近年来,国家在近地空间的航天活动日益活跃,本实验室加强了空间等离子体

中国科学院先进能源动力重点实验室

先进能源动力重点实验室以可持续发展能源需求为驱动力,以热科学为基础,与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系统科学、计算科学等交叉融合,从能量转换的源头开始,研究能量高效转换与环境负荷最小化紧密结合的科学问题,为同步解决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环境、经济障碍提供科学基础和新的技术途径,成为能源动力基础研究、高技术研发

测试服务:先进能源动力

应用方向:先进能源动力 能源 能源动力 燃料合成 热力学

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

基本概况  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于2013年12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批准成立。实验室由“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徐正元教授创建,办公室和实验室分别位于西校区科技实验楼西楼7层和东楼10层,占地面积约1350平米。实验室具备现代化光学及射频测试设备,可用于无线

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是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根据区域产业需求和国际磁性材料发展前沿,于2007年开始筹建,2011年通过验收。本实验室致力于新型磁性材料和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研发。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沈保根院士,实验室主任为李润伟研究员。 实验室定位于新型磁性材料和

测试服务:磁性材料

应用方向: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Crust-Mantle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ese Academy of

应用方向:地球化学 化学地球动力学 环境效应 表生地球化学 生态效应

中国科学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12月,位于中国科技大学西校区生物楼内。   本重点实验室的目的是凝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脑功能与脑疾病方面的研究力量,快速提升中国科学院在脑疾病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建成从事转化型研究的一流平台,促进脑功能和脑疾病的基础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模式生物为研究对象, 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等手段探索生物个体发育和与发育相关的人类疾病的遗传调控及其分子机理, 为国家重大需求如: 动植物遗传改良与人类遗传发育疾病防治等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应用方向:分子生物 分子生物学 分子育种 生物分子 生物分子检测 生物分子物理 生物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