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实验室

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创建于2003年12月,创建人为来自清华大学的4位博士。重点实验室主要目标是以新型有机功能分子的研究促进有机合成化学、有机光电子学和导电高分子学等相关新兴交叉学科的思想碰撞和融会贯通,建立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的开放式实验平台,主要研究方向:有

应用方向:有机药物中间体 导电高分子材料 高端液晶材料 环保涂料 微生物检测 有机光电材料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木薯生物技术中心

上海木薯生物技术中心 上海木薯生物技术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SIBS,CAS)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苏黎世(ETH Zurich)于2007年4月成立的联合实验室,中心旨在联合中瑞研究力量共同开展薯类资源、新材料、生物能源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加强中瑞之间的双边合作,促进科技人员之

应用方向:发育生物学 分子生物 植物生物反应器与天然药物平台研究 生物 分子生物学 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2008年批准成立的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其前身是2004年组建的分子微生物学开放实验室。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2 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3名、百人计划入选者5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70名。实验室现任主任为赵国屏院士,学术委员会主

应用方向:合成生物学 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 结构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是1999年由原上海昆虫研究所与原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整合而成。整合之前的上海昆虫研究所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上海应用昆虫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962年更名为华东昆虫研究所,1977年更名为上海昆虫研究所。

应用方向:昆虫基因组 基因组学 昆虫分子遗传 遗传 进化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植物光合作用与环境生物学实验室

植物光合作用与环境生物学实验室简介 光合作用研究实验室 由殷宏章先生于1956年创建,是我国该领域最早成立的实验室。1998年12月成立开放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11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 9名,包括中科院院士2名(施教耐、沈允钢);研究生13名。近五年中,承担“973”、科学院

应用方向:植物 植物学 植物细胞 植物生理 环境生物学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1986年批准建设,1988年建成通过,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任实验室主任为薛红卫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许智宏院士。 实验室现有中科院院士5人,分别是沈善炯院士、洪孟民院士、许智宏院士、陈晓亚院士和林鸿宣院士,课题组长17名。其中中科院

应用方向:农作物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 细胞生物学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系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与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于1999年整合而成。 职工和研究生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32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研究组41个。本所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昆虫学均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硕士或博士学

测试服务:植物生理生态 生物研究

应用方向:植物生理生态

复旦大学卫生部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成立于 1994 年,由第一任主任陈惠黎教授创建,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林其谁教授。现坐落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西苑 7 号楼 3 楼,由顾建新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总体定位糖复合物研究,包括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机构历史沿革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第一医学院动物供应室。1960年动物供应室升为动物供应科。1982年10月,经有关部门批准,上海第一医学院在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中第一个成立实验动物

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0年8月教育部批准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2005年8月通过教育部第一次评估;2010年9月通过教育部第二次评估;2011年11月换届成立第三届学术委员会。       本届学术委员会由13位专家组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