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参考实验室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主要由原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的无机室、有机室、物化室组建而成,主要从事化学计量和标准物质研究,保证化学分析测量量值准确一致。同时致力于: 建立与国际等效一致的化学计量基标准平台,研制基标准物质;

应用方向:标准物质 分析方法学 国际比对 化学计量 基准物质

珠海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于1999年10月成立。 本中心根据ISO/IEC17025要求建立质量体系,并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认证证书号编号为:L0008。 &nbs

应用方向:RoHs检测 转基因检测 水产品病毒检测 兽药残留检测 食品检测 化妆品检测 认证咨询 技术培训

上海复鑫分析技术中心

上海复鑫分析技术中心作为一家由大学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化工技术分析中心,坐落于复旦大学内,中心负责人及主要研发人员坚持秉承母校博学、笃行的理念,以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依托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技术平台,并通过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等机构的紧密合作,不断挖掘一线市场

测试服务:成分分析 配方还原 化工原料成分分析 复杂未知物成分分析 胶黏剂成分分析 橡胶分析检测 塑料成分分析 产品元素检测 表面处理剂分析 清洗剂成分分析 石油化工品检测 建筑助剂成分分析

应用方向:橡胶 塑料 化妆品 农药 涂料 胶黏剂 表面处理剂 石油制品 洗涤剂 化学试剂 复杂未知物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分析测试中心是其下设的从事化工冶金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产品质量检验、分析测试仲裁、标准物质研制、标准分析方法制订等工作的研究机构。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6名,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80%,具有高级职称者占30%。 中心有以下大型分析测试仪器: 原子吸收

应用方向:元素与成分分析 物相组成与结构分析 天然放射性核素分析 环境评价

北京市城市排水监测总站有限公司

北京市城市排水监测总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CMA)的单位之一。以“守正 出新 精诚 共进”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服务理念,为社会及政府部门提供第三方公正数据。公司隶属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

测试服务:水质检测 污泥监测 噪声监测 流量监测 环境空气中有害气体成分的检测 在线监测 应急监测 排水调查 检测分析培训

应用方向:水质检测 污泥监测 噪声监测 流量监测 有害气体 在线监测 应急监测 排水调查 检测分析培训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太阳能级硅材料综合检测与机理机制研究平台

由于福建省硅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尤其是其中B、P、Ti杂质含量相对较少,对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备有着独特的优势。另外,我省的独特地理优势是西高东低,小水电资源分散且丰富,丰水期电力大大富余,为发展硅材料工业提供了良好的电力资源。目前全省有各类工业硅冶炼企业70多家,3000kW以上的炼硅炉60多台,

测试服务:光电性能 电学性能 光学性能 少子寿命 多晶硅 单晶硅 硅粉 硅添加剂

应用方向:硅材料 半导体材料 少子寿命 杂质分析 太阳能级硅材料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在原江苏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于2004年重组而成的省重点实验室。 原江苏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江苏省政府1993年批准在南京医科大学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十年来,该实验室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技术,在我

应用方向:病原 疫苗 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 细胞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微波与射频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微波与射频技术研究中心(Center for Microwave and RF Technologies: CMRFT)”于2006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电子工程系微波教研室。       

测试服务:微波与射频技术

应用方向:微波与射频技术

东南大学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7年3月通过教育部可行性论证,2009年3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实验室长期依托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自动控制学科之一,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成为首批国家

应用方向:复杂过程系统的测量与控制 复杂网络化系统的信息获取与控制 复杂制造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决策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是独立注册的事业单位,主要承担陕西出入境货物、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开展检验检疫科研和技术开发,检验检疫方法标准的制(修)订,按照有关规定承担顾客委托样品的检验、鉴定等业务,为出入境产品检验检疫官方放行提供检测数据并为顾客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

测试服务:食品检测 化妆品检测 轻纺产品检验 动物检测 植物检测 化工及矿产品检测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

应用方向:食品检测 化妆品检测 轻纺检测 动物检测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基地。中心现有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下设教育培训部、规划建设部、技术服务部、研究室、中心办公室和机械制造基础、电子电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创新实践、先进制造技术等五个实验室。拥

测试服务:激光测量 工业机器人

应用方向:语音识别技术 小型无人直升机 快速成型技术 仿人机器人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以国际新兴的前沿研究领域——学习科学为主要研究的文、理、工、医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机构。实验室已具有一支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的年轻科研队伍,研究人员学术背景

应用方向:儿童情绪能力发展 情绪知觉 学习与记忆 汉语言认知 注意等领域

中山医学院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家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相关的多功能机构,是一个多学科多部门交叉组成的协作中心,是中山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采取的一个重大举措。目的是通过临床检验标准化研究,使我校检验医学相关学科在教学、科研和服务各个方面保持领先和优势地位。 中心是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培养基

应用方向:免疫 分子诊断 基因诊断 肿瘤 分子生物学 检验标准化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6月,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文化名城——哈尔滨市,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兽医科研单位。现所区占地面积6.96万平方米,近郊还有一个占地153.29万平方米的试验动物基地。新所区计划建设14.56万平方米,占地27.18万平方米。

应用方向:兽医 动物流感 禽传染病 动物细菌病 人兽共患病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于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建设,1986年开始运转,2002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教授担任学 术 委员会主任, 袁正宏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确定的主要学术方向为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应用方向:病毒 病原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 分子免疫学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90年经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东南大学建立的国内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在国内外均有

应用方向:移动通信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为隶属校本部的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该中心是集生物、医学、物理、工程、数学、信息、计算等不同学科,集研究、教育、开发及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中心由国际著名血液学家和分子遗传学家陈竺院士主持,以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为基础,大

测试服务:生物医学

应用方向:生物医学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计委于1989年批准建设的第一批国家级高科技研究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为浙江大学。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      实验室根据国民经济对自动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本着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的原则

应用方向:控制理论研究 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研究 系统工程与优化研究 机器人技术研究

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南京大学,在生物化学系基础上建立起来,于199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1995年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2006年二次通过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良好的成绩。 本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施蕴渝院

应用方向: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的基础研究 生物技术制药的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前身是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创建于1932年,次年迁至上海,2003年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现有职工近700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千人计划”4人,杰青19人,“百人计划”30

测试服务:药物研究

应用方向:药物研究 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