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测试中心 固体核磁

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具有独立开展业务活动的分析测试机构,自1983年成立以来,经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多次重点投资及世界银行贷款,至2008年底,陆续装备了光谱、质谱、色谱、XRD/能谱、显微镜、核磁、元素分析、热分析等检测实验室,总价值约3,000万元的先进大中型分析测试仪器32

应用方向:表面分析 热分析 无机物组成及结构分析 有机物组成及结构分析

北京大学新材料测试中心

新材料测试中心筹建于2014年,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分析测试服务的公共平台,同时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实验基地。本测试中心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拥有精通仪器的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素质。测试中心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地方的科研、经济建设服务。      

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校级公共平台)

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是北京大学重要的化学分析测试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成份与结构分析、表面分析等分析测试服务;自1983年建立以来,经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多次重点投资及世界银行贷款,至2015年底,陆续装备了光谱、质谱、XRD/能谱、显微镜、核磁、元素分析等总价值约6,000多万元的检测设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仪器测试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公用仪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是院系级的科研公共平台。中心建设的目的是为生命科学学院广大师生提供多方位、高效、优质的科研服务和技术支撑,包括:委托测试,学生仪器培训(含相关课程教学),协助处理数据,组织新仪器、新技术讲座等。中心现有测序平

北京大学工学院科研平台(测试中心)

现代力学测试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一个面向整个力学学科的、对校内外开放的实验室。有激光测振仪、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红外热像仪、激光显微3D成像仪等4台大型仪器设备和显微硬度计、动态信号分析仪、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振动及声振测量传感器、放大器等仪器。主要从事材料的纳米力学性质测试、红外温度应力

纳米化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一个跨院系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其主要成员来自化学学院、工学院、物理学院以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心的前身是1993年6月成立的北京大学光电智能材料研究室和199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智能材料研究中心,2008年更为现名。中心研究

北京大学研发服务基地(微构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是一个集分析测试研究、分析测试服务为一体的独立单位,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大型仪器及科研成果社会化开放的窗口。经过数年的运作、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单位员工的不懈努力,现已建立起了一支富有科研实力并充满活力和服务热情的骨干队伍,这支队伍承担起中心的分析测试任务。

测试服务:结晶度测定 元素定性 元素定量 表面元素分析 红外定性分析 热性能分析 薄膜厚度测定 表面电阻测定 表面粗糙度测定 石棉检测 分子筛测定 材料力学与物理性能测试 纳米材料形貌观察 比表面积/孔隙率 zeta电位 阴阳离子定量分析 有机元素定量分析 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定量分析 表面形貌 单晶结构解析 原子力显微观察

应用方向:XRF X射线衍射 X射线荧光 材料分析 物相检测 元素分析 催化剂分析 表面分析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计算中心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成立于1963年,是学校直属的实体单位,是国内高校最早建立的计算中心之一,中心主要负责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与运行服务工作。目前,中心下设网络室、管理信息系统室、运行室、微机教学实验室和办公室,主要承担以下工作:(1)为全校计算机教学和高性能计算提供实习和计算环境;(2)建

无机化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本所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配位化学与分子基功能材料、固体无机化学与功能材料、物理无机化学与分子设计、稀土分离化学及技术、稀土纳米材料化学、无机碳簇和碳纳米管化学等,具体研究内容是将无机配位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物理无机化学和稀土化学等基础学科与分子基功能材料及器件、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和团簇化学、

应用化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应用化学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以教学为主的实验室。实验室每年承担全校学生综合化学实验课放射化学部分的教学任务,开设的实验包括定标器的使用、亚化学计量同位素稀释法分离测定稳定钢的含量等,年教学工作量3250人时。此外,该实验室还开展部分科学研究,其科研课题涉及核

中级仪器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中级仪器实验室(简称“中仪”)是北京大学"211工程"一期建设子项目,于1996年筹备建立,1997年5月起正式运行。实验室以“立足教学、服务科研、开放使用”为运行宗旨,是集教学、科研和分析测试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的

分析化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分析化学实验室成立于1952年,目前有教授6人,副教授7人,特聘研究员2人,包括长江教授1名,青年千人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名。承担着全校(包括医学部)本科生主干基础课程“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教学工作。分析化学实验室由一支以中青年

物理化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实验室隶属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现有教职工25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58人。设有14个学术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2)纳米化学;(3)生物物理化学;(4)胶体与界面化学;(5)催化化学;(6)理论与计算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室在重视物理化学学科发展前

有机化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是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和2001年两次被国家教委评为重点学科。近年来,有机学科在研究方向、优秀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等各方面均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有机化学研究所目前有教授8名,副教授3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名,长江特聘教授3名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实验室简介 概况: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立足公共服务,支撑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活跃单元、首都公共服务的检测平台,是具有综合理化分析检测实力的公益性科研机构。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

应用方向:应急分析 RoHS 食品安全 药物残留 微生物分析 室内外环境检测 环境分析 水质分析 材料检测 药物分析 化工产品分析 贵金属分析

北京大学医学部信息中心

医学部信息通讯中心负责医学部校园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电话通讯、校园卡的建设运行工作,承担多项部级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科研项目。在编人员17人,高教职称4人,机房面积近200平米,各类电话、服务器、存储设备50多台,网络设备300多台,支持的应用系统30多个,网络信息点近万,电话2600多门,无线节点4

北京大学高通量测序中心

北京大学高通量测序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北京大学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得到了BIOPIC、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等的大力支持。该平台目前拥有多台世界上最先进的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仪(HiSeq2500 2台、HiSeq2000 2台、MiSeq 1台、SO

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化学生物学实验室现有六个课题组。该实验室以科研为主,进行化学与生物学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包括单分子水平研究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生物检测芯片的研发,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非天然氨基酸标记、金属离子及有机小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DNA识别分子的合成及活性研究、化学生物质谱学,纳米药物

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的前身是1993年6月成立的光电智能材料研究室及1995年9月成立的智能材料研究中心,2008年3月更为现名。现有教授2人、特聘研究员2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秘书1人,其中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

应用方向:分子材料 纳米材料 纳米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一个集研究、服务和教学为一体的分析测试单位,是北京师范大学理科科研和教学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心主要承担有机定性与定量分析、无机定性与定量分析、高分子及生物分子的结构分析、材料结构与成分分析测试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任务。现有仪器包括500兆超导核磁谱共振

测试服务:生化分析 药物分析 环境分析 材料分析 表面分析 显微分析 质谱

应用方向:生化分析 药物分析 环境分析 材料分析 表面分析 显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