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化学技术> 化学生物学实验技术>抗体制备技术的选择(上)

抗体制备技术的选择(上)

关键词: 抗体 体制 制备来源: 互联网

抗体制备技术的选择(上)

        30年以来,杂交瘤方法已经成为实验室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技术,现在仍然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和各种不同的细胞生物学技术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在过去10年里,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带来了组合库和抗体工程等技术,尤其在高端抗体应用领域,包括治疗性抗体药物的开发等。

 

        重组技术例如噬菌体展示等技术需要更高的技巧 ,假如你的实验对象是一些高毒性和无免疫性抗原,例如一些肿瘤和病毒自身的抗原,抗体重组技术可以帮你解决这些。据Louis Weiner(Fox Chase癌症中心研究员)称,“多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通过围绕改变物种和设计新型的杂交瘤技术来解决问题,但对于一些保守的抗原来说,仍然没有能按照预期的效果来制备它们的单克隆抗体。”

       如果你的实验需要利用到抗体,无论是否将重组技术带进实验室或者利用它们来制备抗体,下面这些专家提供的需要考虑的地方值得大家留意一下。 杂交瘤技术        杂交瘤技术起源于1975年,由Köhler 和Milstein发明,是许多科学家们热衷的一门技术,它的操作流程明了,许多研究机构也建立杂交瘤核心的实验室来一次性处理多组样品。Thomas Jefferson大学的Manser实验室就是使用的重组抗体杂交瘤技术。“我们以前大部分工作都是基于结构基础上的,现在我们有一部分人在做一些定向和随机的基因突变。但是我们的工作变得更以细胞为基础,因此我们将重组技术放弃了。”

选择正确的技术取决于你所需的抗体的用途。假如你需要的高产量的抗体,杂交瘤技术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它的问题在于长时间的制备过程和不完全的抗原表位的识别。 优点:

  • 流程直截了当(利用抗原注射小鼠,提取B细胞,克隆)
  • 高产量
  • 高特异性

缺点:

  • 制备时间长(5-15个月)
  • 不完全的抗原表位识别
  • 不是所有的抗原都可以解决
  • 不能制备无免疫性和高毒性的抗原的抗体
  • 功能筛选只能在克隆筛选和培养之后
  • 抗体需要人源化

重组抗体技术

实验室需要结构性抗体的特性或者高度的目标靶向亲和力,尤其在药物开发中,起初都需要使用重组抗体技术。一些研究者包括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豆子利用重组抗体来研究病毒如(HIV)是怎样整合进免疫系统的。还有一些研究人员,利用重组抗体来显示特定蛋白的折叠等。

是否将重组抗体技术引入你的实验室取决于最终的抗体使用目的。如果你想探索抗原的每一个抗原表位的话,你可以选用该技术来获得多样性的抗体。

优点:

  • 制备时间段(10天-2个月)
  • 可以解决困难的抗原
  • 抗原表位多样性较多
  • 功能筛选可以与抗体确定同步
  • 可以增加抗体的亲和力
  • 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

缺点:

  • 技术精深
  • 抗体产量低
  • 许可性的抗体和蛋白成本较高
  • 存在非特异结合的结果

从分离到表达

       不同的抗体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备不同的抗体,工业上和学术界都发展了许多相关的技术,噬菌体展示就是其中的主导技术(见下图)。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的表达系统从理论上而言是相似的,但是其它的分子进化类型需要重新提炼和分离抗体。

        剑桥抗体技术(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ies)和其它研究单位的大规模抗体库的筛选通常都是一些方法组合,例如噬菌体展示和核糖体展示组合,进一步提高抗体的亲和力。

然而,较少的抗体库能通过商业途径获得,因为知识产权从某种程度山而言已经阻碍了该技术的发展

 

上一篇:化学基因组学-深圳微芯   下一篇:抗体制备技术的选择(下)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