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化学技术> 化学生物学实验技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关键词: 弥散 血管 凝血来源: 互联网

佚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soluble thromboplastin)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或病理综合征)。此时微循环中有纤维蛋白性微血栓或血小板团块形成,同时一系列血浆凝血因子被消耗,血小板减少,并有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过程加强。在临床上,DIC患者主要表现为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和 贫血 。

由于DI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因此长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命名。近年来,某些学者认为,为了更全面地表达此病理过程的变化特点,建议将DIC称为消耗性血栓-出血性疾病(cosumptive thrombohemorrhagic disorders)。本章继续使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命名。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