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蛋白质技术> 蛋白质活性测定>碱性磷酸酶的分离与纯化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与纯化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分离 纯化来源: 互联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酶分离纯化的一般步骤及相关原理; 2.悉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的方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 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是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机溶剂能使许多溶于水的酌生物大分子 发生沉淀,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水溶液的介电常数。例如20℃时水的介电常数为80,82%的乙醇溶液的介电常数为40。溶液的介电常数降低意味着溶质分子间异性电荷库仑引力增加,从而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 这一点可从静电学的库仑定律中得到阐明。同时有机溶剂溶于水,对大分子物质表面的水化膜具有破坏作用,最后使这些大分子脱水而互相聚集析出。沉淀不同物质所需有机溶剂的浓度不同,利用不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中发生沉淀作用而达到分离。 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级分离的溶剂主要是能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常用的有乙醇、甲醇和丙酮等。 进行有机溶剂沉淀时,欲使原溶液中有机溶剂达到一定浓度,需加入有机溶剂的浓度和体积可按下式 计算: V-需加10 0%有机溶剂剂的体积; V0-原溶液的体积; S1-原溶液中有机溶剂的浓度; S2-要求达到的有机溶剂浓度; 100-指加入的有机溶剂浓度为100%。如所加入的有机溶剂的浓度为95%,上式(100一S2)项应改为(95一S2)。 在大规模制备沉淀时,若溶剂浓度的要求不太严格时,可用简单的交叉方法求出。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从肝匀桨中分离纯化碱性磷酸酶(简称AKP)。先用低浓度醋酸钠(低渗破模作用)制备肝匀浆。醋酸镁则有保护和稳定AKP 的作用。匀浆中加入正丁醇可使部分杂蛋白变性,释出膜中酶,过滤后,以去除杂蛋白。含有AKP 的滤液用冷丙酮和冷乙酸进行重复分离纯化。根据AKP 在33%的丙酮或30%的乙醇中溶解,而在50%的丙酮或60%的乙酸中不溶解的性质,用冷丙酮和冷乙醇重复分离提取,可从含有AKP 的滤液中获得较为纯净的碱性磷酸酶。 用有机溶剂分离纯化酶(或蛋白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有机溶剂沉淀是个放热过程,所以要在低温下进行。溶剂应预冷,加入时要边搅拌边滴加,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使酶蛋白变性。 (2)溶剂的pH 值最好控制在被分离物质的等电点附近,以提高被分离物质的分离效果。蛋白质浓度应控制在5-20 mg/m1,以防止高浓度样品的共沉淀作用。 (3)溶液的离子强度控制在0.05一0.1范围内。 (4)有机溶剂中有中性盐存在时能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少变性,提高分离效果。中性盐浓度一般0.05mo1/L 左右为好,过高影响沉淀。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