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蛋白质技术> 蛋白分离纯化>凝胶层析

凝胶层析

关键词: 凝胶层析来源: 互联网

凝胶层析又称为分子筛层析或凝胶过滤。具有分子筛作用的物质很多,如浮石、琼脂、琼脂糖、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等。以葡聚糖凝胶应用最广,商品名是sephadex型号很多,从G10到G200,它的主要应用范围是:

①分级分离各种抗原与抗体;

②去掉复合物中的小分子物质。如除盐、荧光素和游离的放射性同位素以及水解的蛋白质碎片;

③分析血清中的免疫复合物;

④分子量的测定。

(一)原理

凝胶是一种多孔性的不带表面电荷的物质,当带有多种成分的样品溶液在凝胶内运动时,由于它们的分子量不同而表现出速度的快慢,在缓冲液洗脱时,分子量大的物质不能进入凝胶孔内,而在凝胶间几乎是垂直的向下运动,而分子量小的物质则进入凝胶孔内进行“绕道”运行,这样就可以按分子量的大小,先后流出凝胶柱,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葡聚糖凝胶的种类与性能

葡聚糖又名右旋糖酐,在它们的长链间以三氯环氧丙烷交联剂交联而成。葡聚糖凝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交联度大,吸水性小,相反交联度小,吸水性大。商品名以SephadexG表示,G值越小,交联度越大,吸水性越小,G值越大,交联度越小,吸水性就越大,二者呈反比关系,G值大约为吸水量的10倍。由此可以根据床体积而估算出葡聚糖凝胶干粉的用量。

表1-8 Sephadex1的种类与特性

型号

分离范围

(分子量)

吸水量

(ml/g)

最小溶胀时(h)

20℃~25℃100℃

床体积(ml)/干凝胶(mg)

G10

<700

1.0±0.1

3 1

2~3

G15

<1 500

1.5±0.2

3 1

2.5~3.5

G25

<5 000

2.5±0.2

3 1

4~6

G50

1500~20 000

8.0±0.3

3 1

9~11

G75

3 000~70 000

7.5±0.5

24 1

12~15

G100

4 000~15 000

10.0±1.0

72 1

15~20

G150

5 000~800 000

15.0±1.5

72 1

20~30

G200

5 000~30 0000

20.0±2.0

72 1

30~40

G25、G50有四种颗粒型号:粗(100µ~300µ)、中(50µ~150µ)、细(20µ~80µ)和超细(10µ~40µ)。G75~G200又有两种颗粒型号:中(40µ~120µ),超细(10µ~40µ)。颗粒越细,流速越慢,分离效果越好。

表1-9 DEAE-纤维素与Sephadex1比较

项 目

DEAE纤维素

Sephadex

交换量

较大

非特异性吸附

较大

分离纯度

较好

分离时间

较粗

较长

应用范围

较窄

较宽

预处理

繁琐

方便

(三)试验方法

1.凝胶的选择 根据层析物质分子量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凝胶,如除盐和除游离的荧光素,则可选用粗、中粒度的G28或G500,G250多用于分离蛋白质单体,G200多用于分离蛋白质凝胶聚合体等。

2.凝胶的预处理 称取适量的凝胶加入过量的缓冲液在冰箱(或室温)中充分膨胀,或在沸水中煮,膨胀时间应根据不同型号的凝胶而定(见表1-10)。

表1-10 凝胶量与型号和层析柱大小与规格及凝胶用量

层析柱规格

凝胶的规格和用量(g)

直径(cm)

高(cm)

容量(ml)

G25

G50

G100

G200

0.9

15

9.5

2.5

1

0.6

0.3

0.9

30

19

5

2

1.2

0.6

0.9

60

38

10

4

2.5

1.2

1.6

20

40

10

4

2.5

1.2

1.6

40

80

20

8

5.0

2.4

1.6

70

140

35

14

9.0

4.4

1.6

100

200

50

20

12.5

6

2.6

40

210

50

20

12

7

2.6

70

370

90

35

20

12

2.6

2.6

100

60

530

1 000

130

250

50

110

30

70

17

35

为使粒子均匀一致需进行浮选,即加入凝胶粒子后,轻轻搅拌,静置20min,倾去沉淀的粒子,如此反复数次即可。

3.装柱 层析柱的选择一般根据分离样品的种类和样品的数量而定。纯化蛋白质时,柱床体积应为样品体积的25~100倍。去盐、游离荧光素约为样品体积的4~10倍。柱太短,影响分离效果。柱长一些,分离效果好,但柱太长,则延长分离时间,样品也稀释过度。层析柱的内径也要选择适当。内径过细,会发生“器壁效应”,即靠近管壁的流速要大于中心的流速影响分离效果。所以层析柱的内径和高度应有一定的比例。对于除盐来说应为1︰5~1︰25;对于纯化蛋白质来说应为1︰20~1︰100。

装柱过程基本同离子交换层析柱。

4.加样与洗脱 样品体积不宜过多,最好为床体积的1%~5%,最多不要超过10%。样品浓度也不宜过大,浓度过大粘度大,分离效果差,一般不超过4%。

洗脱液应与膨胀一致,否则更换溶剂,凝胶体积会发生变化,影响分离效果。洗脱液要有一定的离子强度和pH值。分离血清蛋白常用0.02~0.1Mol/L pH 6.9~8.0的PBS液(0.14Mol/L NaCl)和0.1Mol/L pH8.0Tris-HCl缓冲盐溶液(0.14Mol/L NaCl)。

5.洗脱液收集 同离子交换层析。

6.凝胶柱的重复使用与保存 当样品的各组分全部洗脱下来之后,即可加入新的样品,继续使用。保存方法有三种:

⑴ 在液相中保存最方便,即于凝胶悬液中加入防腐剂(一般为0.02%N2N3或0.002%洗必泰)或高压灭菌后4℃保存。此法至少可以保存半年以上。

⑵ 用完后,以水冲洗,然后用60%~70%酒精液冲洗,凝胶体积缩小,即在半收缩状态下保存。

⑶ 长期不用者,最好以干燥状态保存,即水洗净后,用含乙醇的水洗,逐渐加大乙醇用量,最后用95%的乙醇洗,可全部去水,再用乙烯去除乙醇,抽滤干,于60℃~80℃干燥后保存。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