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细胞技术> 细胞功能测定>细胞显微摄影

细胞显微摄影

关键词: 细胞 显微摄影来源: 互联网

一、原理 生物显微摄影(Microphotography)是利用摄影装置来拍摄显微镜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在生物医学方面,主要用于对正常细胞或病变细胞的显微形态学研究记录。 二、操作步骤 (一)拍摄前准备 1.光路合轴 使光轴与光束处于同一轴线上。 2.柯勒氏照明 使观察的视野获碍均匀而又充分的照明;防止杂散光对照相系统产生影响;使被摄物体不受热,影象清晰。 3.物镜与目镜合理组合 依标本的不同和显微摄影要求,物镜与目镜的组合有一定规范,如:拍摄人类染色体影像,采用高分辨率的100倍油镜,配合10倍目镜,可获得良好分辨的理想放大影像。 4.调整视场光阑和孔径光阑 使两者与所用物镜的数值孔径(N.A.镜口率)相等,所得的分辨力最高;视场光阑一旦调好,不要再动,而孔径光阑可随物镜数值孔径的更换,做相应的调整。一般来说,把孔径光阑的大小调成等于相应该物镜孔径像的2/3为宜,尽管丧失了少许的分辨力,却能提高影像的反差、焦点深度和清晰度。 总之,上述作法是调整显微镜至最佳状态。 (二)拍摄程序 拍摄是显微摄影系列操作中的关键环节,在镜检观察中,发现需要摄下的影像应即时拍照。 1.开启相机后盖,安装胶卷于照相机内。 2.打开显微镜照明装置的电源开关,将亮度调至适当。 3.依个人的视力,调整摄影目镜调焦环至“井”字线清晰。 4.放一片需要拍摄的标本载玻片于载物台上。在低倍镜下选好要拍摄的核型或细胞结构,再转换到油镜下,聚焦标本细节,准备拍照。 5.按下曝光按钮,曝光按钮亮表示曝光开始进行,熄灭表示曝光完毕。 6.拍摄记录 (三)黑白胶片的冲印 感光胶片在拍摄完毕后,需尽快在暗室中冲洗和晒印,其方法和普通照像相似。其基本原理是显影液使胶片已感光的银盐潜影还原为可见的金属银影像;停影液使显影液失去显影能力,防止显影过度与斑痕出现;定影液把未被还原的卤化银溶去,晾干是便于胶片和相纸保存。 1.冲印的操作步骤 (1)把胶片装入显影罐中(切勿粘在一起)先用清水冲洗,排除气泡.然后再把水倒掉,这有利于显影液的快速均一作用。 (2)从顶部罐口注入预先配好的约250ml D-72式显影液。20℃显影4~12分钟。 (3)显影中轻轻摇影罐,使胶片表面充分受显影液作用,显影完毕,迅速倒出显影液。 (4)立即注入250ml预先配好的SB—I式停影液,停显时间为10秒,倒出停影液,随之加入250ml的F一5式酸性坚膜定影液,20℃定影15分钟。取出胶片流水冲洗30分钟以上。 (5)将胶片挂起,用脱脂棉轻轻吸掉胶片表面过多的积水,晾干。 (6)晾干后用放大机的胶片夹子夹住胶片,药膜面朝下,聚焦取景,然后在红灯条件下,用压纸板压住所需号放大像纸,药膜面向上.进行曝光(适当的曝光时间要经试验后决定)。 (7)曝光后的像纸,浸入D-72显影液中,然后用竹镊子不时地夹住像纸翻动,直到显影适度为止。 (8)显影合适后立即移到SB-I式停影液中,漂洗10~20秒,再浸入定影液中处理15分钟,取出在流水中冲洗60分钟左右。 (9)水洗后,放在电热上光机上烘干;裁边,装入有说明的纸袋内保存。 三、结果 照片上可见染色体或细胞内结构细节清晰,反差适中。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