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DNA实验技术> DNA基础知识>地高辛配基随机标记探针法

地高辛配基随机标记探针法

关键词: 地高辛 配基 随机 标记 探针来源: 互联网

 

 

(一)概述 基因诊断是以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在核酸水平检测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缺陷和一些传染病病原体的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制备探针,标记探针,检测样本。开展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得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探针。以往人们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来标记探针。近年来,非同位素标记方法发展很快,已有取代同位素标记法的趋势。地高辛配基随机标记探针法,是较为成功的一种非同位素标记方法。其原理是:用化学方法把类固醇类半抗原地高辛分子连接在dUTP上(Dig-dUTP)。用随机引物及多聚酶,以探针为模板,合成互补,化学修饰过的dUTP同时掺入到标记的探针中。杂交后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地高辛单抗与标记探针中的Dig-dUTP结合,加入显色底物,在碱性磷酸酶作用下,转变成深棕色或蓝色的化合物。 1、标记:本试剂盒采用随机引物标记方法,可标记少至10ng,多至3μg的。能在新合成的链每20~25个核苷酸,掺入一个Dig-dUTP,反应时间约为1h。 2、杂交:按标准杂交方法进行。可以采用尼龙膜或硝酸纤维素膜。用过的杂交液可冻存于-20℃,重复使用。 3、免疫学检测:封阻后,检测反应的第一步,抗体结合物与标记结合,出现杂交的半抗原-标记,显色反应起始是在碱性pH条件下加入无色的显色剂X-磷酸盐和NBT,在几分钟内便开始出现蓝色,显色反应的过程持续3d。典型的例子是在24h后终止显色反应。用二甲基甲酰胺洗掉尼龙膜上的颜色后,尼龙膜可重新用于杂交。 4、应用:地高辛配基标记探针及检测试剂盒,能检测0.1pg的同源,能检测1μg哺乳动物DAN中的单拷贝基因,与放射性标记系统比较,此试剂盒能快速得到实验结果(从的标记和杂交至见到检测结果24h内能完成),而且消除了放射性的不安全问题。这试剂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使它适用于所有的杂交技术(包括 -印迹转移,菌落杂交,噬菌斑杂交及原位杂交)以替代同位素标记和放射自显影术。 (二)试剂盒成份 1、无标记对照1:此管内有20μl pBR328 100μg/ml,pBR328分别用BamHⅠ,BglⅠt HinfⅠ消化,它们的混合比例为2:3:3,共有16个Pbr328片段,这些片段的大小分别为:4907,2176,1766,1230,1033,653,517,453,298,234,234,220和154×2bp。 2、无标记对照2:此管内有20μl pBR328 200μg/ml,已用EcoRⅠ线性化。 3、稀释缓冲液:有两管,每管1ml[成分为:Tris-HCl(10mmol/L),EDTA(1mmol/L),pH8.0(20℃)]内含鲑鱼精(50μg/ml)。 4、标记对照:此管内有50μl线性化pBR328 ,按标记方法已标记有地高辛配基dUTP,含20μg模板,每毫升含5μg合成的标记。 5、六聚核苷酸混合物 6、标记用混合底物:此管内有50μl 10倍浓度的dNTP标记用混合底物,含dATP(1mmol/L)dCTP(1mmol/L),dGTP(1mmol/L),dTTP(0.65mmol/L)和Dig-dUTP(0.35mmol/L),pH6.5(20℃)。 7、聚合酶Ⅰ大片段(标记级):此管内有25μl 聚合酶Ⅰ大片段(Klenow),2U /μl。 8、(Dig)AP结合物:此管内有200μl多克隆羊抗地高辛配基Fab-片段,结合有碱性磷酸酶750U/ml。 9、NBT:有两管,每管1.25ml,是溶于70%(V/V)二甲基甲酰胺的硝基蓝四唑盐溶液(75mg/ml)。 10、X-磷酸盐:有两管,每管0.9ml,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的5-溴-4-氯-3-吲哚磷酸盐的甲苯胺溶液(50mg/ml)。 11、封阻试剂:有两瓶,每瓶有50g粉剂。 (三)需配制的溶液 EDTA(0.2mol/L),pH8.0 (20℃);LiCl(4mol/L);70%(V/V)乙醇;Tris-HCl(10mmol/L);ED-TA(1mmol/L),pH8.0(20℃);10%(V/V)N-十二烷基肌氨酸钠盐;10%(V/V)SDS;20×SSC:3mol/l NaCl;0.3mol/L柠檬酸三钠;pH7.0 Tris-HCl(100mmol/L);NaCl(150mmol/L);pH7.5Tris –HCl(100mmol/L);NaCl(100mmol/L);MgCl2(50mmol/L)pH9.5(20℃)。

(四)操作方法 1、标记探针 每次标准的反应可标记10ng至3μg线性的,也可标记更大量的,但所有的成分和体积要相应增加。 (1)探针热变性,煮沸10min,迅速冷却于冰/乙醇中5min以上,待用。 (2)取Eppendorf管(1.5ml)置于冰上,加下列及试剂: 新鲜变性的                1-3μg       六聚核苷酸混合物          2μl(管5)       dNTP标记用混合底物        2μl(管6)       加无菌重蒸水至            19μl       聚合酶Ⅰ大片段(Klenow)       1μl(管7) (3)在37℃保温至少60min,可到20h。 (4)煮沸5min,终止反应。 (5)15000rpm离心30s,置于冰上待用。 2、预杂交 按100cm2 膜用20~40ml预杂交溶液,预杂交时使溶液处于流动状态。 预杂交液组成:5×SSC       0.5%(W/V)封阻试剂(管11)       0.1%(W/V)N-十二烷酰肌氨酸钠       0.02%(W/V)SDS       膜放入塑料袋,灌入预杂交液,排除气体后密封,在65℃预杂交过夜。 3、杂交 按100cm2膜用2.5ml杂交液,杂交时偶尔摇动杂交袋,使里面的溶液重新分配。 杂交液组成: 50%甲酰胺(V/V)       5%(W/V)封阻试剂       5×SSC       0.1(W/V)N-十二烷酰肌氨酸钠       0.02%(W/V)SDS       新变性标记(150ng/ml)       杂交液取代预杂交液,替换间膜不能干,成功地替换应是膜与塑料袋间形成一层杂交液膜。于42℃杂交过夜(16~20h)。 4.洗膜  按100cm2 膜用250ml洗膜液计算。 (1)在室温下用2×SSC/0.1%(W/V)SDS溶液漂洗,5min,2次。 (2)在65℃条件下用0.1×SSC/0.1%SDS溶液漂洗,10min,2次。 (3)在室温下用2×SSC溶液漂洗1次。 5.免疫测定 (1)配制溶液 缓冲液1:Tris-HCl(100mmol/L);NaCl(150mmol/L)pH7.5(20℃) 缓冲液2:0.5%(W/V)封阻试剂(管11),配制于缓冲液1中(封阻试剂不会快速溶解,因此应预早1h前配制此溶液,将试剂溶于50~70℃,此溶液保持混浊)。 缓冲液3:Tris-HCI(100mmol/L);NaCI(100mmol/L);MgCI2 (500mmol/L)pH9.5(20℃)。 缓冲液4:Tris-HCl(10mmol/l);EDTA(1mmol/L);pH8.0(20℃) 显色溶液:新鲜配制,在10ml缓冲液3中,加45μlNBT溶液(管9)和35μlX-磷酸盐缓冲液(管10)。 (2)显色过程 A、膜在缓冲液1中短暂洗涤(1min)。 B、在100ml缓冲2中保温30min。 C、再用缓冲液1短暂洗涤。 D、用缓冲液1稀释的抗体结合物(管8)至150U /L(1:5000);稀释后的抗体结合物在4℃只能稳定12h。 E、膜在20ml稀释的抗体结合物溶液中保温30min。 F、用100ml缓冲液1洗膜,以除去未结合的抗体结合物,15min,2次。 G、膜在缓冲液3中平衡2min。 H、在黑暗条件下,膜与10ml显色溶液放入塑料袋内密封或放入合适的盒子内,几分钟内开始出现颜色,一般显色反应在1天后全部完成。当颜色显影时,不可振荡或搅拌。 I、当要求的点或带已被检测时,可用50ml缓冲液4洗膜5min终止反应。 J、摄相。 说明:上述各反应均在室温下进行,除了显色反应外,均需振荡或搅拌。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