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微生物学技术> 实验基础>细菌的单染色法

细菌的单染色法

关键词: 细菌 单染色法来源: 互联网

 

实验六 细菌的单染色法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单染色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

  2.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所谓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态的观察。

  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所以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碱性染料并不是碱,和其他染料一样是一种盐,电离时染料离子带正电,易与带负电荷的细菌结合而使细菌着色。例如,美蓝(亚甲蓝)实际上是氯化亚甲蓝盐(methylenebluechloride,缩写为MBC),它可被电离成正、负离子:

MBC→methylene blue chloride-

  带正电荷的染料离子可使细菌细胞染成蓝色。常用的碱性染料除美蓝外,还有结晶紫(crystal violet)、碱性复红(basicfu-chsin)、番红(又称沙黄,safranine)等。

  细菌体积小,较透明,如未经染色常不易识别,而经着色后,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易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三、器材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接种环,双层瓶,擦镜纸,生理盐水;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四、操作步骤

  1.涂片 取两块干净的载玻片,各滴一小滴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中央,用无菌操作(图Ⅳ-1,具体操作参照实验一),分别挑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于二载玻片的水滴中(每一种菌制一片),调匀并涂成薄膜。注意滴生理盐水时不宜过多,涂片必须均匀。

  2.干燥 于室温中自然干燥。

  3.固定 涂片面向上,于火焰上通过2—3次,使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菌的形态,并使其不易脱落。但不能在火焰上烤,否则细菌形态将毁坏。

 

  4.染色 放标本于水平位置,滴加染色液于涂片薄膜上,染色时间长短随不同染色液而定。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约染2—3分钟,石炭酸复红染色液约染1—2分钟。

  5.水洗 染色时间到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冲下之水无色时为止。注意冲洗水流不宜过急,过大,水由玻片上端流下,避免直接冲在涂片处。冲洗后,将标本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待完全干燥后才可置油镜下观察。

  6.镜检

  按实验二操作程序进行显微镜观察。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绘出你所观察到的经单染色的两种细菌形态图。

  2.思考题

  (1)根据实验体会,你认为制备染色标本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制片为什么要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