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参数>腊玛古猿(Ramapithecus)

腊玛古猿(Ramapithecus)

关键词: 腊玛古猿来源: 互联网

   一类生存于1400~8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G.E.Lewis)于1932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接壤处的西瓦立克(Siwalik)山区发现了一块右上颌骨的破片,上有犬齿以后的牙齿,以及犬齿和两个门齿的齿槽;1934年定名为腊玛古猿并加以发表。他在描述这个标本时认为,它可能是人类的祖先,其主要根据是:齿弓呈抛物线形,犬齿小,无齿隙,前部牙齿向前的突出度较小等。此类化石后来在肯尼亚、匈牙利和希腊、土耳其、中国等地都有发现。曾被认为是人科(Hominidae)的早期代表,推想他们已能直立行走,生活在林间隙地或森林边缘。但近十余年来我国云南禄丰出土大量包括完整头骨在内的腊玛古猿化石,经过研究,现在多数学者认为,腊玛古猿不大可能是人的祖先,而更像猿类。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