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参数>子宫(uterus)

子宫(uterus)

关键词: 子宫来源: 互联网

   位于盆腔中部,膀胱与直肠之间,为前后略扁的囊状器官。呈倒梨形,婴儿子宫呈棒状,成年妇女子宫分为底、体、颈三部。底为上端凸隆部分,体占底与颈之间大部分,颈为下端狭细部分。颈的下 1/3伸入阴道,称阴道部,上 2/3在阴道以上称阴道上部。子宫内有狭窄的腔隙,称子宫腔。子宫腔为上、下两部,上部在子宫体内,呈三角形扁腔,两侧角通输卵管,腔下部位于子宫颈内,称子宫颈管,管上口为内口,下为子宫颈外口,开口于阴道。

  子宫壁由内膜,肌层和浆膜组成。浆膜为包围子宫的腹膜,子宫大部分由其包绕。肌层为厚的平滑肌,肌纤维排列方向不一。肌束间有大量结缔组织。由内向外为粘膜下层、血管层、血管上层和浆膜下层。其中粘膜下层和浆膜下层由纵行肌纤维组成。血管层含许多较大血管。肌纤维在妊娠时显著增大,可由平时 50微米到 500微米。肌纤维数目亦增多。内膜上皮为单层柱状,少数有纤毛,多数为无纤毛的分泌细胞。上皮向固有膜内陷成许多单管腺,为子宫腺,末端接近肌层,有分支。固有膜的结缔组织内含大量星形细胞,核大、卵圆形,胞质突起附着在网状纤维上。内膜分两层,与肌层相接的为薄的基底层;靠近子宫腔的一层较厚,为内膜周期变化与受精卵种植的场所。叫功能层。

  子宫动脉进入子宫壁后分支行走于肌层的血管层,由此发出分支到子宫内膜,在内膜垂直穿行,弯曲呈螺旋状,叫螺旋动脉。在功能层穿行后分几个终支,并在内膜表面彼此吻合成毛细血管网和形成一些壁薄的血窦,再由此汇成小静脉。子宫内膜的静脉汇入肌层内膜交界处的静脉丛。成年女子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每隔 28日出现一次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叫月经。内膜的周期变化称月经周期。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