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解剖>腹主动脉的奇数脏支和门静脉

腹主动脉的奇数脏支和门静脉

关键词: 腹主动脉 奇数脏支 门静脉来源: 互联网

网络  

 

第三节 腹主动脉的奇数脏支和门静脉

腹主动脉为降主动脉的腹段,在第十二胸椎平面,膈肌主动脉裂孔处续于胸主动脉,沿腰椎体左前方下,至第4腰椎下缘增面分为左、右髂总动脉而终。腹主动脉的分支按其所供给的部位区分为脏支和壁支两类。分布于脏器的脏支,有的成对发出,供给成对的泌尿生殖和内分泌器官;不成对的奇数脏支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它们主要供给腹腔消化器官和脾脏。

腹腔器官的静脉回流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成对器官回流的静脉,大多直接汇入下腔静脉。消化器官和脾的静脉血汇合成门静脉,入肝后与肝动脉血共同汇入肝血窦,再汇合成肝静脉,经第二肝门汇入下腔静脉。

一、腹腔干

腹腔干celiactrunk是腹主动脉发出的第一个无对(奇数)支,在膈肌稍下方,约平第十二胸椎处起于腹主动脉的前壁。长约2-3厘米,发出胃左动、肝总动脉和脾动脉等三支(图8-20、8-21)

图8-20腹腔干及其分支

图8-21腹腔干及其分支

1.胃左动脉leftgastric artery

从腹主动脉发出后,行向左上方,至胃贲门处向上发出食管支供给食管腹段,本干急转向右,在肝胃韧带内沿胃小弯右行,陆续发出5-6条胃支,供给胃体小弯左半部。胃左动脉在胃小弯中部常与胃右动脉吻合。此外,胃左动脉有时发出肝左副动脉,分布于肝左叶。肝左副动脉一般多取代肝左叶外侧段动脉,有时甚至完全取代肝固有动脉左支(肝左动脉),故胃手术结扎胃左动脉应予注意,以确保肝的血液供应。

2.肝总动脉

肝总动脉common hepatic artery较短,自腹腔干发出后,在腹膜后沿胰头上缘行向右前方,至十二指肠上部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

(一)肝固有动脉properhepatic artery从肝总动脉发出后,在小网膜游离缘(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走行,位于胆总管和肝管的左侧,门静脉的左前方,上升至肝门附管分为肝右动脉和肝左动脉,有时尚有肝中动脉。此外,在靠近起始部发出胃右动脉。

(1)胃右动脉rightgastric artery起自肝固有动脉,在小网膜内沿胃小弯左行,与胃左动脉吻合。发出胃支分布于小弯右半的前、后壁,还分出小支到十二指肠上部。胃右动脉有时起自肝总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

(2)肝右动脉righthepatic artery分出后,开始居于胆总管的后方,有时也可见位于胆总管或胆囊管的前方,行向右上方,经胆囊三角自肝门入肝,供给肝右叶。在胆囊三角处发出胆囊动脉cysticartery,经胆囊管上方至胆囊颈,分为深、浅两支。浅支分布于胆囊下面,深支至胆囊上面常有小支至与胆囊相邻的肝组织。胆囊动脉常见二支者,发出部位也有时变异。胆囊三角为肝下面与胆囊管和肝总管围成的尖向下的三角形,又称Calot三角。

(3)肝左动脉lefthepatic artery自肝总动脉分出后行经左肝管和门静脉左支之间入肝左叶,常有小支至肝方叶。

(4)肝中动脉不恒定,起自肝总动脉或肝左、右动脉,主要分布于肝方叶。

(二)胃十二指肠动脉gastroduodenalartery自肝总动脉发出后,行经十二指肠上部的后面,至幽门下缘处分为胃网膜右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前、上后动脉。

(1)胃网膜右动脉rightgastroepiploic artery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处发出后,在大网膜前两层之间(即胃结肠韧带内)沿胃大弯左行,与胃网膜左动脉吻合。在起始部发出幽门支,分布于幽门。沿途向上发出胃支,分布于胃大弯右半部的前、后面,与胃右动脉的胃动吻合;向下发出网膜支,分布于大网膜。网膜支中有几条比较粗大,称为大网膜左、中、右动脉。大网膜中动脉一般分为2-3支,分别与大网膜左、右动脉吻合成弓。弓的位置主要位于大网膜的远侧部,亦有少数位于大网膜中间部或近侧部。

(2)胰十二指肠上前和上后动脉搏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anteriorsup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artery为胃十二指肠动脉的终支之一,沿胰头前面和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沟内下行,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的前支吻合。沿途分小支至胰头和十二指肠。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posteriorsup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artery在胰头后面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后支吻合。

(3)十二指肠上动脉supraduodenal artery是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小分支,分布于十二指肠上部。此支发出部位不恒定,有时缺如。

(4)十二指肠后动脉retroduodenalarteries为2-3个细小支,分布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面。

3.脾动脉splenicartery

是腹腔干最大的分支,发出后在腹膜(网膜囊后壁)后方沿胰腺上缘迂曲左行,经脾肾韧带抵达脾门,分为2-3支入脾。沿途分出下列分支:

(一)胰支(图8-22)为多数小支,分布至胰。其中两条较大。

图8-22胰、脾的动脉

胰背动脉dorsalpancreatic artery发自脾动脉的起始部,分为左、右两支。右支至胰头,与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吻合;左支进入胰腺内,与胰腺管平行向左,叫做胰横动脉。

胰大动脉greatpancreatic artery约在胰腺左、中1/3交界处起自脾动脉,进入胰腺实质内分为左、右两支,右支与胰背动脉左支吻合,左支与其它胰支吻合。

(二)胃短动脉shortgastric arteries一般为3-4支,为脾动脉末端的分支,有时起于脾支,在胃脾韧带内行向右上方,分布于胃底的前、后壁。

(三)胃网膜左动脉leftgastroepiploic artery在脾门附近发自脾动脉,行经胃脾韧带向右下入于大网膜第一、二层之间。沿胃大弯右行,与胃网膜右动脉吻合。沿途向右下方发出胃支,分布于胃体的前、后壁,向下发出网膜支。胃短动脉斜向右上,而胃网膜左动脉发出的胃支斜向右下,因此,在此两种胃支间有明显的少血管区,可做为临床胃大部手术切除时确定部位的标志。些外,胃网膜左、右动脉吻合处胃支小而稀疏,也可作为胃适量切除时的依据。

二、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mesenteric artery约在第一腰椎高度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在脾静脉和胰头的后方下行,跨过胰腺钩突的前方,在胰腺下缘和12指肠水平部之间进入小肠系膜根,斜行向右下,至右髂窝处其末端与回结肠动脉的回肠支吻合。肠系膜上动脉的主干呈向左侧稍凸的弓状,从弓的凸侧依次发出胰十二指肠动脉和十余支空、回肠动脉,从弓的凹侧依次发出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图8-23)

图8-23 肠系膜上动脉

1.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nferiorpancreaticoduodenal artery细小,经肠系膜上静脉的后方行向右上,分为前、后两支,分别与胰十二指肠上前和上后动脉吻合。此动脉有时起自第一空肠动脉。

2.空、回肠动脉

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凸侧,约12-16支,行于肠系膜内。上位的分布于空肠叫做空肠动脉jejunalarteries;下位的分布于回肠叫做回肠动脉ilealarteries。每条脉都分为升、降二支与相邻的肠动脉的升、降支吻合,形成第一级动弓。动脉弓的分支再吻合成二级弓,依次可形成三、四、五级弓。由最末一级动脉弓发出许多细小的直(管)动脉,自小肠系膜缘进入小肠壁,但这些动脉间的吻合甚少,尤其小肠系膜缘血运较差。一般在空肠近侧段仅有一级动脉弓,以后动脉弓级数渐增多,至空肠末段和回肠近侧段可多达4-5级,但到回肠末段又减少至1-2级。直(管)动脉空肠者长而粗大,回肠者短而细小。

3.中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middlecolic artery在胰头下缘起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凹侧,随即进入横结肠系膜,行向右前方;分为左、右二支。右支行向右上,至结肠右曲处与右结肠动脉的升支吻合;左支向左行,与左结肠动脉的升支吻合,称为Riolan动脉弓。左、右支在行程中发出小支分布于横结肠。

4.右结肠动脉

rightcolic artery在中结肠动脉起点下方起自肠系膜上脉,或与中结肠动脉共干起始,经腹后壁腹膜深面右行,在靠近升结肠左缘处分为升、降支。升支上行与中结肠脉右支吻合;降支下行与回结肠动脉的上干吻合。该动脉发出小支分布于升结肠上2/3部和结肠右曲。

5.回结肠动脉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