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参数>脾(spleen)

脾(spleen)

关键词: 来源: 互联网

   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血循环通路上,有大量血窦,又是血循环系统的一部分。脾位于左季肋区深部,胃底与膈之间,其长轴与 10肋一致。呈卵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打击易破。成人脾重 100~ 200克。膈面隆凸,脏面凹陷,中央称脾门,是神经、血管出入之处。脾是腹膜内位器官。脾的被膜较厚,被膜伸入脾实质形成脾小梁,互相连接构成脾的支架。被膜和小梁里含有平滑肌纤维。脾的实质称脾髓,由淋巴组织和脾窦构成,可分白髓和红髓。白髓主要由密集淋巴组织构成,呈球状的称脾小结,是白髓的主要结构。脾小结中央有生发中心,主要是 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穿行于脾小结的动脉称中央动脉。呈筒状的白髓称淋巴鞘,包在中央动脉周围,其中有大量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一些浆细胞,紧靠中央动脉周围的主要是 T淋巴细胞。红髓分布在白髓之间,由脾索和脾窦构成,脾索除含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外,还含各类血细胞。脾窦即脾血窦,在脾索间穿行,窦腔宽 12~ 40微米。窦壁通透性大,脾索与脾窦内的细胞可穿过窦壁互相出入(脾索内的各类血细胞即来自脾窦)。窦壁内外贴附许多巨噬细胞。

  脾的功能为:( 1)造血。胚胎期可产生各种血细胞,出生后仅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当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时,脾能恢复全面的造血功能。( 2)滤血。脾窦壁内外的巨噬细胞吞噬血液中的异物、病菌、衰老或异常的红细胞及血小板,是衰老红细胞及血小板被清除的主要场所。( 3)贮血。某些动物的脾窦和红髓能贮存一定量的血液,急需时脾被膜和脾小梁收缩,使这部分血液进入循环以补充血量。正常人的脾脏,只贮存血小板,不贮存红细胞和白细胞。约有 30%的血小板贮存于脾脏,并与血流中的血小板保持平衡,当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或肾上腺素分泌时,这部分血小板可进入血循环。在猫和狗等动物,脾是机体贮血库之一,但在人就不是这样。迄今并无可靠的证据足以证明人脾能随生理情况的改变而舒缩。人脾病理性肿大时,贮血量增加,可达全身血量的 20%,从而加速红细胞的破坏。这与一些动物的脾能对循环血量起调节作用的意义不同。( 4)红细胞的“修整”结构。新生的红细胞中常有铁颗粒、血红蛋白沉淀物、 DNA碎片与残余细胞核等包涵物,当经脾窦时,巨噬细胞可自红细胞中“取”出包涵物,而细胞膜仍保持完整。( 5)免疫功能。脾为淋巴器官,脾 B淋巴细胞占 50~ 65%, T淋巴细胞占 35~ 50%,分别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脾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成人摘除脾脏后,其功能可部分由肝、骨髓及淋巴结代偿,无严重不良后果。但婴儿脾摘除后,抵抗力将下降。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