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免疫学技术> 抗体抗原实验>疫苗接种的历史

疫苗接种的历史

关键词: 疫苗接种 历史来源: 互联网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疫苗所用的这些技术已经拓展到了极限,绝大部分用已有技术能够制备的疫苗均已得到了开发。

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丙型肝炎和莱姆病等,以及一些曾经很好地得到制服、但由于耐药病原株的广泛流传而再度泛滥成灾的传染病。这使人们认识到已有的疫苗研制技术有它的局限性,人们需要更现代化的方法。

过去20年中出现的新病原体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HTL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葡萄球菌毒家

大肠杆菌0157

包柔螺旋体

幽门螺杆菌

6型人疱疹病毒

恰非埃里希体

丙型肝炎病毒

霍乱弧菌0139

巴尔通体属

汉坦病毒

尼泥病毒

西尼罗河病毒

输血传播病毒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疯毒

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后,由于对免疫系统更深入的认识和核酸重组技术的兴起,开发了很多基于病原体特异成分的新疫苗。

共轭连接的疫苗

鉴于失去了荚膜的细菌经常变成了不致病菌,因后者对于血清中的补体非常敏感,因此引导人们去选择荚膜多糖作为开发亚单位疫苗的靶抗原。

在20世纪60年代未曾使用纯化了的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制备抗A群(MenA)、抗C群(MenC)、抗Y群(MenY)和抗W135群(MenWl35)脑膜炎疫苗(Jodar等,2002;Morley和Pollard,2002)。

在90年代初制备了23个血清型的抗肺炎链球菌的荚膜疫苗(Wuorimaa和Kayhty,2002),在80年代制备了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疫苗(Ward和Zangwill,1999)以及用Vi抗原制备抗伤寒疫苗(P10tkin和Bouvere-Le Cam,1995)。

但是所有这些疫苗使用时都不理想。荚膜多糖属非T淋巴细胞依赖型抗原,只在18岁以上成人中诱导短暂的抗体应答(主要为IgM和IgG2同种型)。它们的免疫原性和效应通常非常弱,或在婴儿中不出现。此外多糖不诱导免疫记忆,反复免疫也不能够提高抗体滴度,而在某些成人中反而引起免疫耐受(Granoff等,1998)。

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是把糖基共价连接到一个蛋白质载体上(结合)。比法向非T淋巴细晌依赖性抗原提供了T淋巴细胞表位(在载体蛋白上),从而使之转变成T淋巴细胞依赖性抗原。

DNA重组技术研制亚单位疫苗

传统疫苗的研制首先要确定病原体中可能诱导出保护性免疫的因子,然后通过大量培养病原体来分离纯化这些因子。这种途径有很多限制条件,除了安全方面的因素,还因某些病原体很难人工培养甚至无法达到规模生产的水平。

DNA重组技术的兴起大大地促进了新型疫苗的研制。一旦病原体的保护性抗原因子被确定后就可以将其相应的编码基因克隆到其他表达系统,后者即成为疫苗的生产工厂。

这个途径产生了两种非常有效的重组疫苗,即乙型肝炎疫苗和无细胞抗百日咳疫苗。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