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参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知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知识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炎 知识来源: 互联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呼吸道经飞沫传染而侵犯中枢神经的细菌性传染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发生在春季。病原体为脑膜炎双球菌。

  病原体借飞沫侵入呼吸道黏膜,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继而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短时的菌血症,此时起病急骤、突发高热,并伴有恶心呕吐,幼儿常发生惊厥,较大小儿可诉头痛和全身疼痛。病儿面容呆钝,起病数小时内在皮肤和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性皮疹,按压时不退色。此菌血症期一般不超过48小时,然后发展为脑膜炎期,病儿呕吐,烦躁,嗜睡,两眼发直,尖声哭叫,易惊,婴儿可有前囟门饱满或头向后挺。3天后口周常出现疱疹。

  流脑病情的发展因病原体的毒力、人体的抵抗力和治疗的早晚儿不同。毒力弱、抵抗力强或治疗早者疾病可终止于上呼吸道感染和菌血症期;否则进入脑膜炎期后继续发展出现休克、颅内高压和脑疝时,抢救就比较棘手,病死率高。即使存活下来也常常留有各种后遗症,如瘫痪、癫痫、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等。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