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参数>唇裂修复术

唇裂修复术

关键词: 唇裂修复术来源: 互联网

唇裂修复术

一、单侧唇裂修复术

适应证

(1)双侧唇裂修复术定点法

(2)切开

(3)缝合

出生3-6个月以上,健康情况良好者。

手术器械

蚊式钳、小镊子、小剪刀、小尖刀、唇夹、圆规、直尺等。

术前准备

作心电图、胸透、肝肾功能检查。

麻醉

以局麻为主,亦可采用氯胺酮麻醉或其他基础麻醉加局麻下进行,局麻一般采用两侧眶下孔浸润麻醉。

手术方法

有矩形瓣、三角瓣、对偶瓣、旋转推进法等,现以三角瓣法为例说明如下:

1、定点 用注射针头蘸甲紫液(或亚甲蓝),在鼻小柱外侧定1、2点,在鼻翼内侧定3、4点,再定5、6点,使2-5 4-6=1-3之距离(图1)。

2、测健侧唇高 在1-3之中点定8,在健侧上唇之最高点定出7,7-8距离即为健侧唇高。

3、健侧切口的确定 测出健侧上唇的最低点9,以7-9距离定出10,以7-9及9-10间距为菱形的两边定出11,连接5-10-11,则为健侧切口线。

4、患侧切口的确定 12及13为口角,以7-12间距定出14,以8-9间距减去5-10间距之数定出15,使5-10=6-15,以14、15点为圆心,以10-11间距为半径定出相交点16,连接6-15-16-14,则为患侧切口线。

5、粘膜松弛切口 在上唇裂隙之两侧唇龈沟作松弛切口,需直达骨膜,插入剥离子进行充分游离,使上唇、鼻翼、鼻小柱尽可能地在无张力的情况下恢复到正常位置。

6、唇瓣切开 在定点确定后,可用注射针头蘸甲紫液按点刺入皮肤。使利于识别,利于手术按设计进行,用11号刀片垂直切开唇全层,为防止出血,可使用唇夹,夹于两侧上唇近口角处,或由术者及助手用手指捏住相应之唇动脉处。

7、缝合 按设计把患侧之三角瓣插入健侧切开处,可用细线或肠线缝合(皮肤、肌肉、粘膜分层缝合)。

8、创口处理 用凡士林油纱布敷盖创口,外加小纱布后用胶布减张固定。

注意事项

1、在测健侧唇高时,可适当轻推上唇,使人中、小柱、唇红尽量恢复到正常位置,使所测唇高能代表正常唇高。

2、ⅰ度唇裂一般不需作松弛切口。

3、ⅲ度唇裂常需加作2-10及6-15之延长切口定17及18点,以利于鼻底的缝合。

4、在切除唇红粘膜时,需保留唇珠,在切除唇红组织时尽可能作弧形或按“z”字形原则交叉缝合,使唇红外形自然、美观,避免直线缝合,因可能产生术后收缩而使唇红变形。

5、切口宜齐整,切忌拉锯式。

6、缝合皮肤时进针深度、宽度两侧应一致,肌肉缝合宜松紧合适,在唇红、瓣角、鼻底等关键部位对位正确,接合密切。

术后处理

术后24h后可暴露创面。放置唇弓以减张。术后5d可拆线。

二、双侧唇裂修复术

根据前唇发育的大小可采用前唇原长修复术及前唇加长修复术(即矩形瓣法),前者适用于前唇较长的患者,后者适用于前唇短小的成人及前唇特小的幼儿。即将前唇组织作为修复后上唇中部的上2/3部分,而将两侧唇组织在按定点切开后向中央拉拢,构成上唇下1/3部分。现介绍矩形瓣法的具体情况。

适应证

双侧唇裂。

手术器械

同单侧唇裂修复术。

术前准备

作心电图、胸透、肝肾功能检查。

麻醉

局麻或全麻。

手术方法

1、定点 在鼻小柱根部稍外定1点,在鼻翼内侧定10、4点,使1-4点缝合的鼻孔大小等于8-10点缝合后的鼻孔大小。定5、12点,约相当于唇红中点的位置,2、9点相当于唇峰的位置,3点相当于前唇红缘中点。根据1-2及8-9的间距定出6及11点,使4-6=1-2,10-11=8-9,在4-6及10-11线上定出7及13点。使6-7=2-3=3-9=11-13。连接5-7及12-13,应使5-7-6及12-13-11接近直角,如呈锐角,可以将5及12点上、下稍作移动纠正之。5-7及12-13的长度灵活性较大,一般约为上唇全长的1/3及12-13的距离,如此方可形成明显的唇弓〔图2(1)〕

2、切开与缝合〔图2(2)、(3)〕 按设计用甲紫定点并刺入皮肤、划线、全层切开唇组织,止血后对应缝合,具体处理同单侧唇裂手术方法。

注意事项

定点须准确,缝合要仔细。

术后处理

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