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参数>心跳起源的分析

心跳起源的分析

关键词: 心跳 起源 分析来源: 互联网

【实验原理】

1. 哺乳动物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律性有等级差别。

2.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正常的心脏搏动,每次都由窦房结首先兴奋,然后传导至心房、心室,引起心肌收缩,所以窦房结被称为正常起搏点。

3. 两栖动物心脏的结构特点是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在其背面还有一个静脉窦。其心脏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右心房→心室,起搏点是静脉窦。

【实验对象】

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与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温觉计,任氏液,冰水,40℃热水,丝线。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 在体蛙心的制备

1. 取蛙一只,用蛙针破坏脑和脊髓后,将其仰卧固定在蛙板上。剪开胸骨表面皮肤,再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胸骨(剪的过程中剪刀尖须紧贴胸骨以免损伤内脏和血管),即可见到在灰色心包中跳动的心脏,用眼科镊轻轻夹起心包,用小剪仔细剪开心包,暴露出心脏。

2. 参照识别静脉窦、两心房和心室。

一、实验观察

1. 观察温度刺激蛙心各部位的结果心脏各部分辨认清楚后,先观察它们的跳动顺序并记录下它们在单位时间内的跳动次数,然后用装有热水的温觉计或小 试管 ,将它们的尖端分别接触(即温度刺激)静脉窦、心房和心室各1min。

同时数心室跳动频率,各有何变化?将温觉计内换成冰水再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有何影响?经温度刺激后能使心跳频率发生改变的静脉窦这个部位即为心跳的起搏源处。

2. 斯氏结扎(Stannius Ligature) 将蛙心心尖翻向头端,暴露心脏背面,在静脉窦和心房交界处的半月形白线即窦房沟处将预先穿入的线作一结扎,以阻断静脉窦和心房之间的传导。

观察心房和心室是否停止跳动?静脉窦是否仍在跳动?此时用玻璃针刺激心房或心室能否发生收缩?心房、心室何时恢复跳动?待心房和心室恢复跳动后,分别计数一分钟内静脉窦和心房、心室跳动次数,比较它们之间跳动是否一致。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