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免疫学技术> 免疫检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测定临床意义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测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 抗肝肾微粒体 抗体来源: 互联网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是一种自身抗体。是诊断I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学指标,靶抗原为LKM-1(细胞色素P450IID6)、LKM-2、LKM-3和肝微粒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按血清学标志至少可分为三型:Ⅰ型(“狼疮样”肝炎)以出现抗核抗体(ANA)、平滑肌抗体(ASMA)、肝细胞膜抗体(LMA抗体)为特征;Ⅱ型以出现LKM抗体为特征;Ⅲ型以出现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抗体)为特征。

LKM-1抗体为自身免疫性肝炎Ⅱ型的血清学标志。有报道大约7%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也可检测到LKM-1抗体。LKM-3抗体见于10%-1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大约10%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既有抗LKM-1抗体,也有LKM-3抗体。但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该抗体滴度要比病毒性肝炎中高的多。LKM-2只出现于由替尼酸引起的药物诱导性肝炎当中,因此LKM-1必须与LKM-2相区别开来。

临床意义:

 

 

 

抗LKM-1抗体为AIH- II型血清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90%,在AIH中检出率较低(约10%左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 2%~10%也可检测到抗LKM-1抗体,AIH中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较多具有典型的自身免疫现象,大多为青年女性,自身抗体滴度较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病情比较严重,对激素治疗反应好,欧美地区多见;HCV感染伴有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女性并不多见,自身抗体滴度较低,血清免疫球蛋白不高,病情为慢性肝炎表现,对干扰素治疗有反应,地中海地区多见。

 

 

抗LKM-2抗体仅见于应用药物替尼酸治疗后诱发的肝炎患者,由于该药物已停用,故抗LKM-2抗体已不存在。

抗LKM-3抗体见于10%~15%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大约有10%的AIH-II型患者既有抗 LKM-1抗体,也有抗 LKM-3抗体,抗LKM-3抗体在AIH-II型患者中滴度较高,而在丁型肝炎患者中滴度较低。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