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免疫学技术> 其它免疫学技术>黏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黏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关键词: 分子 淋巴细胞 归巢来源: 互联网

黏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淋巴细胞在中枢淋巴器官发育成熟后,经血流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并在全身各器官、组织以及炎症部位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淋巴细胞归巢是淋巴细胞迁移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①淋巴于细胞向中枢淋巴器官的归巢;②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的归巢;③淋巴细胞再循环,即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后静脉进入淋巴循环以接触外来抗原,然后再回到血循环;④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的渗出。     淋巴细胞是一个不均一的群体,淋巴细胞归巢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同群、亚群的淋巴细胞,以及静止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记忆淋巴细胞在上述迁移过程中各具选择性,即某一特定的淋巴细胞群或亚群定向归巢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淋巴细胞归巢的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与各组织、器官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通常将淋巴细胞所表达的黏附分子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1yre―phocytehomingreceptor,LHR),而将其对应的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分子称为地址素。参与不同群或亚群淋巴细胞归巢过程的黏附分子及其表达动态有所不同,决定淋巴细胞归巢的选择性。     一般来说,未致敏的淋巴细胞再循环主要需流经淋巴结、派氏集合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因为大部分进入机体的抗原存在上述淋巴器官中,淋巴细胞通过再循环可最大限度地接触和识别这些抗原。在T细胞或B细胞同一淋巴细胞群中,它们的再循环大致是相同的。而记忆淋巴细胞和效应淋巴细胞,除了参与同未致敏淋巴细胞相同的再循环外,还可选择性地到达一些淋巴器官以外的某些发生免疫效应的场所,如肠黏膜固有层、肺间质、发生炎症的皮肤以及关节等部位。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