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植物学技术> 植物生理>真蕨纲(Filicinae)

真蕨纲(Filicinae)

关键词: 真蕨纲来源: 互联网

  叶为大叶型。孢子囊着生于叶缘或叶背,汇集成各种孢子囊群堆,有或无囊群盖(indusium )。孢子同型。配子体常为心脏形,生殖器官生于腹面。真蕨是现今最繁茂的蕨类植物,约10000种以上,我国有40科2500种。可分为厚囊蕨亚纲(Eusporangiatae )和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ae )两个亚纲。

 

  1.厚囊蕨亚纲(Eusporangiatae )

 

  孢子囊为厚囊型,由一群细胞发育而成。孢子囊壁为多层细胞。本亚纲有7个科、12属。我国有5科6属约90种。常见的有心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reticulatum )

 

  瓶尔小草(O.vulgatum ),狭叶瓶尔小草(O.thermale )和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 )等。

 

  2.薄囊蕨亚纲(Lepotosporangiatae )

 

  孢子囊为薄囊型,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孢子囊壁仅一层细胞,具有各式环带。孢子囊汇聚为各式孢子囊堆。孢子同型,很少为异型,有真蕨目(Filitales )(水龙骨目,Polypodiales )、苹目(Marsileales )、槐叶苹目(Salviniales )三目。现以水龙骨(Polypldium niponicum )为例,说明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孢子体有横走的根茎,全体近光滑,灰白色。叶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状深裂。孢子囊群生于叶的背面,孢子囊群小,无囊群盖。孢子囊有柄,孢子囊上有一行增厚不匀的细胞,环绕孢子囊构成环带。近柄的一侧,有几个薄壁大细胞,称为唇细胞。孢子成熟后,于唇细胞裂开处散出。

 

  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为心脏形的扁平配子体,称为原叶体,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行独立生活。接触地的一面为腹面,有假根,雌雄生殖器官生于有假根的一面。颈卵器烧瓶状,壁为多细胞组成。上部狭细部分称为颈,中有一列颈沟细胞下部膨大部分称为腹,腹沟细胞以下有卵。精子器球状,其壁仅为一层细胞组成,产生多数螺旋形具有多数鞭毛的精子。卵成熟后,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解体,精子借水游入颈卵器,与卵融合。

 

  受精卵的染色体为2倍体(2N),称为孢子体世代或无性世代的开始。受精卵在颈卵器中发育成胚,再成长为有根、茎、叶的孢子体,进行独立生活。叶的背面又生出孢子囊,孢子囊中的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孢子时,染色体为单倍体(N),称为配子体世代或有性世代。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相互更替,称为世代交替(见图)。

 

 

 

  本亚纲是现今蕨类植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很多种类可作为指示植物,如芒箕(Dicranopteris dichotoma )是强酸性红壤土的指示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为钙质土或石灰岩的指示植物。蕨(Pteridium aquilium var .latiusculum )嫩叶可作蔬菜用,称为拳菜。有的如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根茎入药,田字草(Marsilea quadrifolia )为田间杂草,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可作饲料或肥料。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