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植物学技术> 植物生理>蓝果树科(Nyssaceae)

蓝果树科(Nyssaceae)

关键词: 蓝果树科来源: 互联网

  双子叶植物纲的 1科。落叶乔木,稀灌木。单叶互生,有叶柄,无托叶,卵形、椭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全缘或边缘锯齿状。花序头状、总状或伞形;花单性或杂性,异株或同株,常无花梗或有短花梗。雄花:花萼小,花瓣 5,覆瓦状排列;雄蕊常为花瓣的 2倍或较少,常排列成 2轮。雌花:花萼的管状部分常与子房合生,花瓣小, 5或 10,排列成覆瓦状;子房下位, 1室或 6~ 10室,每室有 1杖下垂的倒生胚珠。核果或翅果;胚乳肉质。有 3属 10余种,分布于亚洲和美洲。

  本科多为高大乔木,树冠圆形,生长迅速,为优良的庭园树和行道树;有些种类可作药用,木材可制造器具和建筑材料。著名的树种有蓝果树和喜树。

  蓝果树( Nyssa sinensis)属蓝果树属,本属有 10多种,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高大乔木,单叶互生,花小,杂性,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果实系核果。蓝果树广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是中国分布最广的珍贵树种之一, 60多年前就载入《中国植物图谱》,叫柅萨木, 1937年改称为紫树, 10多年前才采用中国南方的通用俗名蓝果树,华南蓝果树由南亚各国北向分布至中国南方各省。中国特产种有薄叶蓝果树产于湖南,上思蓝果树产于广西,文山蓝果树和瑞丽蓝果树产于云南。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tata)属喜树属,是中国珍贵的特产树种,产长江流域、西南和华南各省区。清代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说它的果实落地象莲花,曾叫它“旱莲木”。树高常达 20余米,树干挺直,树皮灰色,分枝伸长,树冠广阔。叶纸质,长圆形或近于长椭圆形,花小,白色,有很浓的香味,常由几十朵花组成近于球形的头状花序,其顶端系雌花,雄花很多,环绕于雌花的周围,雄花有雄蕊 10,雌花的子房下位,果实为狭长的翅果,两侧有很窄的翅。本种树皮可提喜树碱,有一定抗血癌及肉瘤的效果,但毒性较大。常作为庭园观赏树和行道树。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