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植物学技术> 植物生理>莎草科(Cyperaceae)

莎草科(Cyperaceae)

关键词: 莎草科来源: 互联网

   单子叶植物纲的一科。多年生,稀为一年生草本,多具根状茎,少数兼有块茎。秆通常三棱形。叶基生或秆生,常具闭合叶鞘,叶片狭长线形,三列互生,有时仅有叶鞘而无叶片(荸荠属)。花序穗状、总状、圆锥状、头状或成长侧枝聚伞花序,小穗单生、簇生、穗状或头状,含 2~多数花;花两性或单性,着生于鳞片(颖片)腋间,鳞片 2列或覆瓦状,无花被或花被退化成下位鳞片或下位刚毛,有时雌花为先出叶所形成的果囊所包裹;雄蕊 3,子房上位, 1室,具 1个胚珠,柱头 2~ 3。小坚果三棱形,双凸状、平凸状或球形。约 80属, 4000种,全球广布。我国有 28属, 500余种,广布全国,多生于湿地或沼泽中。荆三棱、香附子的块茎可供药用;席草、乌拉草( Carex meyeriana)可供编席、造纸等原料;油莎草( Cyperus esculentus)原产埃及和印尼,我国 1962年引种。块茎可食用又可榨油,含油率 27.4%,为良好的食用油和工业用油;荸荠球茎可食用,也可提制淀粉(马蹄粉);水葱、旱伞草栽培供观赏;细叶苔草、涝浴苔草( Carex giraldii)、异穗苔草等可作草皮;嵩草属多种植物为青藏高原上牦牛的主要饲料。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