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布丰

布丰

关键词: 布丰来源: 互联网

18世纪是博物学的昌盛时期。Cook,Bougainville,Commerson的航海壮举先后展 开,认识自然的新热潮不仅反映在卢梭的论著中而且也反映在启蒙运动“法国革命哲学 家”(“Philosonhes”)的著作中。博物陈列室和植物标本展出室陆续在英国和欧洲 大陆纷纷出现,它们都是由王公贵族或富商巨贾所拥有,例如荷兰的George Clifford (1685—1760),英国的HansSloane爵士(1660-1753),Joseph Banks爵士(1743- 1820),以及欧洲大陆各国的贵族巨贾。这些博物学的赞助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出版他 们的收藏品的科学目录。 当时关于自然的书籍日益受人欢迎,但是没有一本比得上布丰的《自然史》 (Histoire naturelle)。虽然和林奈的分类学论著相同也是讨论自然界的多样性,但 是布丰的处理方法却根本不同。他很不重视鉴定,只想把各种不同的动物描绘得栩栩如 生。他反对经院哲学家和人文主义者的书生气以及他们所强调的逻辑范畴、本质和不连 续性。他十分倾向和赞赏莱布尼茨所倡导的思想,这种思想着重连续性,完备以及亚里 斯多德的完善等级的概念。就布丰看来这种对自然的观点远比“命名学家”(这是布丰 对林奈及其学派的贬称)枯燥无味的分门别类优越得多。他对牛顿的研究也促使他向这 同一方向发展。万有引力定律以及物理学的其它定律不是已经证明了由普遍规律所产生 的自然界的统一性吗?为什么要将之切成种,属、纲来肢解破坏这种统一性?他在1749 年出版的《自然史》的第一卷中声称,自然并不认识种、属和其它阶元;自然只认识个 体,连续性就是一切(但是也就是在1749年他已将种排除在这包罗无遗的声明之外)。 布丰最初酷爱物理与数学,虽然他以前对博物学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直到1739年他32 岁被任命为皇家花园(现在的植物园)的总管后才对自然界的多样性发生浓厚兴趣。 布丰和林奈都是1707年出生,但是两人之间的差别却如此悬殊无以复加,在他们的 追随者之间也是如此。林奈学派强调分类过程中一切有助于鉴定的各个方面,而布丰及 法国学派则集中精力研究自然(界)的多样性。林奈学派强调不连续性,布丰着重连续 性。林奈依附于柏拉图哲学和托马斯逻辑而布丰则受到牛顿,莱布尼茨和唯名论的影响。 林奈特别注意“基本”性状,往往是单个鉴别性状。因为,正像他说的,注意描述性细 节将妨碍认定基本性状,相反,布丰却坚持“必须利用所研究对象的一切部分,”包括 内部解剖,行为和分布。 布丰的观点对处理哺乳动物的何题很合适,而且也是对早期分类学家(如盖斯勒) 传统的继承。哺乳动物种的数目有限,鉴定并不成为问题。只有像瑞和林奈这些植物学 家才将逻辑分类原则运用到动物分类上。当布丰将哺乳动物分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时,他 认为这样分类是“最自然(合理的)”。对他来说“自然的”就是实用的,并不是像林 奈那样将之看作是“反映本质” 到了1749年左右布丰的观点开始变化,随着对生物有机体知识的增多,他的观点最 终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Roger,1963:566)。1749年他根本怀疑生物分类的可能性, 1755年他承认有相关的种,1758年他仍然嘲笑属的观念,但在1761年为了便于“自然 (界)的最小物体”的查点计数他承认了属,1770年他把属作为他为鸟类分类的基础, 但对其随意性在思想上似乎还有所保留。即使他承认家畜的“属”有共同的血统,它们 当然仍不过是生物种。1761年以后他还采纳了科的概念。但是必须记住布车从来没有试 图去为整个动物界和植物界分类。他的《自然史》绝大部分是关于哺乳动物个别种的专 论。无论从文学还是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专论都非常精彩出色,对年轻动物学家的培 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这些专论并不是作为发展成为系统学总论的材料,布丰对 此是毫无兴趣的。 虽然是从完全不同的两极出发,但是随着他们研究工作的进展,林奈和布丰在思想 上日益接近。林奈从种固定不变的思想中解放了出来,布丰承认了(与唯名论观点相反) 种可以非随意性地定义为生殖群落(《自然史》,1753,IV:384-386)。但是布丰始 终不同意林奈的关于属的本性的观点,那就是相信属是一切阶元中最客观、最真实的观 点。而且布丰对辨别高级分类单位的依据和林奈公开宣称要采用的完全不同(整个体型 对显示本质的单一性状)。 到了他们的晚年,即18世纪70年代,林奈和布丰的分类方法之间的差异已经缩小到 这样的程度以致于他们各自的传统在他们的学生中已完全融合。布丰的学生拉马克虽然 叫嚷着说阶元并不存在,只有个体,但是在喧闹一番之后,他在他的分类学著作中便再 也不去注意这一点。Lacepede的情况也是如此。最后,到了居维叶的时候就再也辨认不 出布丰的唯名论传统了。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