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底栖生物 benth(on)ic organism

底栖生物 benth(on)ic organism

关键词: 底栖生物来源: 互联网

  在海洋、湖泊和河流里生活的水生生物中,栖息于水底的生物的总称。这是根据生活方式的类型把水生生物大致划分的生态类群一种方法,而不是生物的种或基本群的分类概念。特别是 Benthos(底栖生物)这个词是相对于 Plankton(浮游生物)而言,是与 Nekton(自游生物)这个词一起,由海格尔( E. H. Haecke, 1891)同时提出的。原意是水域中底栖生物的综合即底栖生物群落。而底栖生物( benth( on) ic organism)这个词,顾名思义是指所有的底栖种类,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具有群落的涵义。底栖生物中的底栖植物由于光合成需要阳光,故一般只分布于沿岸的浅底。在底栖动物方面除食植物的以外,还有食悬浮的或堆积的碎屑等的肉食种类,分布于湖泊的深底、大洋底乃至海沟。底栖生物一词,日本多直接使用原文 benthos的译音,但是有时 benthos是专指底栖动物而言。另外,也有将 benthos一词只用于栖息于平坦泥沙底的生物,狭义的仅限用于 herpo- benthos,附着于岩石等坚固的物体上生活的则称为 haptobenthos。底栖生物按其在基底的生活方式又可分为表在底栖生物和内在底栖生物。这种分类法主要是指底栖动物,特别是在平坦的底泥沙中,而一般则称为表在动物( epifauna)、埋栖动物( infauna)。平坦底的微小藻类、原生动物、涡虫类、轮虫类、线虫类等又可分为在泥沙底表面活动的( epipelec),附着于沙泥粒的( epipsammic)和进入到沙粒间隙的( interstitial)几种类别。至于在岩石或珊瑚礁等突出的坚固物体的表在底栖生物,阳光直接照射于其上的称为上位群落、阳光不能直射的侧下面或凹洼处的称为侧位群落、在背阴面下面的称为下位群落( hypobiosis)( T. Gislén, 1930; R. Sourie, 1956)。在珊瑚骨骼的间隙中生活的生物中,包含有栖息在下部遮光处的下位生物( hypobion)和上部阳光照射处的并位生物( parabion),此外聚集在珊瑚周围的鱼类等生物称为外周生物( peribion)( J. E. Morton& D. A. Challis, 1969)。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