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结核性葡萄膜炎

结核性葡萄膜炎

关键词: 结核性 葡萄膜炎来源: 互联网

  对结核菌素过敏或感染都可引起结核性葡萄膜炎,眼部活动性结核只见于少数粟粒性结核患者,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可以表现为前部、后部或全葡萄膜炎。

临床表现   1.前葡萄膜炎:主要特点是虹膜瞳孔缘出现Koeppe结节(1)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2)睫状充血; (3)房水混浊: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Tydall氏现象;房水渗出严重时,由于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沉积而出现前房积脓; (4)角膜后沈着物为羊脂状或微尘状; (5)虹膜改变:可见虹膜纹理不清、虹膜结节及虹膜后粘连;虹膜表现出现的Koeppe结节或Busacea 结节有诊断价值; (6)瞳孔改变:瞳孔缩小,有后粘连时出现瞳孔呈梅花状变形; (7)玻璃体轻度混浊 (8)晚期可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以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 2.后葡萄膜炎 (1)以眼前黑影、视力下降为主,若损害在黄斑部则视力损害更为严重; (2)玻璃体混浊:以后部玻璃体为主; (3)眼底检查:急性期眼底呈散在或弥漫性边界不清的黄白色渗出源,病源位于视网膜血管下。播散性脉络膜炎黄白色病源,大小约1/6-1/2视乳头直径大小,黄斑或后极部出现单个较大脉络膜团球结核,可有视网膜出血、水肿; (4)陈旧性病变为白色萎缩源。

诊断依据   1.眼部表现,尤其虹膜表现可见Koeppe结节或眼底有播散性黄白色病源时; 2.身体其他部位有结核,如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等。 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4.诊断性治疗:抗结核治疗2周,病情进展好转,结核可能性大。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抗结核治疗; 2.皮质类固醇; 3.抗前列腺素药; 4.散瞳。

用药原则   1.结核性葡萄膜炎的治疗,首先要用大剂量抗结核治疗,一般用异烟胼、对氨基水杨酸加链酶素联合治疗,在大剂量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可以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一般口服强的松治疗。 2.前葡萄膜炎严重时还要给以散瞳治疗。 3.出现了并发症时可给以手术治疗。

辅助检查   1.对于一般结核性葡萄膜炎的诊断,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出现了并发症者或为了进行鉴别诊断时,检查框限可包括“A”、“B”及“C”。

疗效评价   1.治愈:前房及眼底渗出消失,视力恢复或提高; 2.好转:前房及眼底渗出基本消退,视力改善; 3.未愈:前房及眼底渗出加重,出现并发症,视力下降或失明。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