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染色体 chromosome

染色体 chromosome

关键词: 染色体来源: 互联网

指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在纺锤体内出现的可被碱性染料浓染的棒状结构。1888年 W. von Wa- ldeyer根据希腊语染色体( colored body)的意思来命名这种结构。其后,随着遗传学的发展,通过遗传分析推测的基因连锁图明显地与实际上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染色体是相对应的,而且所看到细胞中的 DNA大部分都集中在染色体上,从而确立了染色体是遗传信息载体的这个看法。现在染色体的概念已不限于细胞分裂中所看到的染色体,间期和分化的核内所含有的染色质都称为染色体。进而与这种狭义的染色体相对的是在病毒和原核生物的核质体、叶绿体、线粒体等小细胞器中存在的呈直线排列的基因连锁群,这些就是所谓广义的染色体。染色体的数目和形状随生物的种、品种、系统的不同而具有特异性,在核分裂时,它们表现出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行为。有丝分裂时所出现的染色体显出初级缢痕,此处就是着丝粒(纺锤丝的附着处),一般在染色体移动时着丝粒首先向两极移动认为是很典型的(以着丝粒为中心其两侧称为染色体臂)。染色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各式各样的,根据初级缢痕的位置(在中部、亚中部、亚端部、端部)染色体可被分为 V型染色体(等臂染色本)、 J形染色体或 I型染色体(不等臂染色体)等,另外,在有次级缢痕的情况下,其末端部则称为随体。此外还有根据染色体的功能来分类的,有 X染色体、 Y染色体、一价染色体、二价染色体、二联体、四联体、 B染色体等各种各样的名称。如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则是限于一个个体内的部分细胞中特化了的染色体,也有成为大型染色体的情况,这类染色体总称为巨大染色体。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的 DNA,是以组蛋白等碱性蛋白为主体,再加上 RNA和酸性蛋白等组成的。原核生物和病毒中的染色体,一般只是单一的核酸分子,例如多瘤病毒的染色体为分子量约为 300万、长度约 1.6微米的双链 DNA。λ噬菌体的染色体为分子量约 3千万、长度约 17微米的 DNA,约含 60个基因。大肠杆菌的染色体是分子量约 25亿、长约 1.4毫米、核苷酸数目约有 400万个的巨大高分子 DNA。另外,病毒的染色体除了双链 DNA以外,已知有的染色体是单链 DNA或 RNA。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