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条件化 conditioning

条件化 conditioning

关键词: 条件化 conditioning来源: 互联网

   把两组刺激 -反射的组合,在接近的时间中反复给与,使本来无关的刺激与反射相结合,形成所谓条件反射。这个理论被纳入心理学,特别是学习的领域中,对于不是反射而更加结合( molar)的反应,也认为是用相同原理下的学习,此过程称为条件化。希尔加德( E. R. Hilgard)和马奎斯( D. G. Marquis)在 1940年把这一过程分为古典条件化和工具条件化。古典条件化就是指巴甫洛夫( I. P. Pavlov)的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化,例如在斯金纳箱中的老鼠按压杠杆那样,动物必须对其周围环境起积极作用。在斯金纳箱中,杠杆从箱壁上伸出,如果老鼠不按压杠杆,就得不到作为报酬的食物。起初,偶然地碰到杠杆,得到饵料,接着便学习主动地去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它和巴甫洛夫对狗的实验不同,被动的态度不能得到食物,而是对刺激作主动的反应,这样才能得到报酬。这种由按压杠杆而被条件化的反应,由于为了获得报酬而设置的工具作用,所以称工具条件化。斯金纳箱的设计者斯金纳( F. Skinner),把动物的反应区分为.按照反射那样由已知刺激所引起者,及按压杠杆那样与已知刺激无直接关系而引起者,前者命名为应答式( respondent),后者命名为操作式( operant),与这二种反应相对应的条件化也分成两类,即分别命名为应答式条件化和操作式条件化。就心理学而论,操作式条件化作为更一般且更重要的方法来进行专门研究,可以认为这两种条件化与希尔加德( Hilgar- d)等的两种条件化类型是大致相对应的。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