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免疫学技术> 基础免疫实验>老年人血清中补体C3、C4的测定分析

老年人血清中补体C3、C4的测定分析

关键词: 速率散射 补体C3 补体C4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目的是通过检测不同年龄组健康老年人补体C3、C4水平,以探讨年龄及性别因素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900名长春市50-89岁健康人进行补体C3、C4测定,同时检测99名45岁以下的健康人群作对照。结果 显示各项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只有80-90岁年龄组与其它各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女性低于男性,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补体C3、C4在正常人群中其含量相对稳定,年龄对其影响不大。

关键词 速率散射;补体C3;补体C4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的球蛋白,其作用有溶菌、杀菌、调理、免疫吸附等作用[1]。人的一生中血清补体含量相对稳定,但因产生部位以肝细胞巨噬细胞为主[2],故在人群中随年龄增长,器官功能的退化,会有一些变化。我们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长春市900名50-89岁检查心、肝、肺、肾、脑等功能正常人群进行血清补体C3、C4的测定,并以99名20-45岁健康年轻人做对照,以探讨年龄及性别因素对其水平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 收集长春市20-89岁体格正常者血清-20℃保存备检。

(2)主要试剂及仪器 美国Beckman公司Ar-ray360全自动蛋白测定仪及配套试剂。

2、结果

测定999名20-89岁健康人血清补体C3、C4值,依年龄及性别分别分组,将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呈正态分布,其频数的分布特征及统计结果见表1、表2

表1各年龄组C3、C4结果(均数±标准差)

年龄(岁)例数补体
C3(mg/L)C4(mg/L)
20-4599148.1±20.627.76±4.35
50-59246146.7±26.027.22±7.10
60-69297146.7±25.426.40±8.76
70-79262144.5±28.6*26.20±10.79
80-8995136.0±22.3**21.08±11.63
此结果与中青年组相比,经方差分析,**为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未标明者为显著性差异(p>0.05)

表2各年龄组不同性别间补体C3、C4结果

年龄(岁)例数补体
C3(mg/dl)C4(mg/dl)
20-45男50154.3±18.629.7±46.2
20-45女49141.8±22.925.79±4.27
50-59男142152.6±30.428.4±7.02
50-59女104138.8±22.225.62±7.18
60-69男178152.7±22.928.00±8.41
60-69女119137.9±25.624.02±9.39
70-79男190148.2±24.627.9±9.89
70-79女72134.7±26.9*21.86±10.11*
80-89男70137.7±18.725.41±5.84
80-89女25131.2±24.8**20.36±7.83**
此结果与中青年组相比经t检验,**为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为显著性差异(P<0.05)余未标明者为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1)在以往的科教书或有关的文献报导中均采用传统的检验方法,而速率散射比法是我国近年才开始引进的一项全新的技术,全自动定量检测各种蛋白的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我们了解正常人血清补体C3、C4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可为了解老年人正常生理变化提供参考。

(2)补体是血清蛋白的正常组成成分,由多种蛋白成分组成,它不只与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密切关系,且与血浆中其他酶系互相影响,它也不只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性防卫系统,并且又是炎症反应等病理损害的重要介质,因此它是多种生物效应的一个复杂系统,有报道补体在血清中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仅在某些疾病情况下才能有波动。此结论与本文结果相似。因为补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即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自稳功能又可引起机体的免疫损伤。所以在临床上当补体C3、C4水平增高特别是明显增高时,考虑是否有炎症感染,恶性肿瘤的可能;当补体C3、C4水平降低时,则可考虑是否有慢性疾病或重症感染。根据其水平对术后感染、移植排斥、病人免疫功能情况,做出大致的推测,因此了解人血清补体C3、C4水平,有助于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本测定分析表明,补体C3、C4除80-89岁年龄组外,其他各组均随年龄的增长有降低趋势,但并无显著差异,而在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女性明显低于男性,均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当补体发生变化时,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正常人群补体C3、C4的测定,了解老年人正常的生理变化,进一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免疫功能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