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半透性semipermeability

半透性semipermeability

关键词: 半透性来源: 互联网

  膜或膜状结构只容许溶媒(通常是水)或部分溶质透过,而不容许其他溶质透过的性质。 M. Tra- ube( 1867)所做的亚铁氰化铜的沉淀膜是近乎理想的半透性膜(半透膜 semipermeable membrane),它被用于 W. Pfeffer的渗透计。自 H. De Vries( 1871)发现细胞的半透性以来,一直把它归因于细胞膜的性质,细胞膜实质上一般可作为半透膜来看待,但严格地讲,那只不过是溶质的渗透速度显著地小于溶媒的渗透速度。某种膜对某种溶质的半透性程度可用反射系数( reflection coefficiene)σ的大小来表示。如果设由阻止通过膜的溶质的浓度梯度△ Cs引起的水流所必需的压力梯度为△ P,便可用σ =△ P/( RT△ Cs)来求得σ( R是气体常数, T是绝对温度)。这是表观的渗透压与理论渗透压之比( Staverman, 1951),在半透膜完善时,σ为 1,当半透性有所减少时,σ就变得小于 1。细胞膜的半透性程度可依兴奋等的生理状态而发生变化(参见膜电位)。另外,细胞还具有不能被透过膜的物质进入细胞内的功能结构(主动运输)。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