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生物科学中的生命审美意识培养

生物科学中的生命审美意识培养

关键词: 生物科学 生命 审美意识来源: 互联网

内容摘要 :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一个分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生命。生命作为系统结构高度发达的存在物,认识其复杂性,可以培养人健康的审美意识。中学生生物教师可以从生命存在的结构基础,生命存在及发展三方面挖掘素材进行生命审美意识培养。 关键词 整体;和谐;坚强;弹性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生物科学的发展,生命世界本身的复杂和神奇使人们叹为观止;生命结构复杂而又严谨,其功能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呈现有弹性变化。挖掘生命本身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应该成为生物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笔者从生命结构,生命存在基础以及生命发展三方面对此进行了尝试: 1. 生命个系统层次结构与功能中体现出生命整体和谐美 生命各系统层次包括生态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环境中获取能量,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能量来源;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释放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环境中,为生产者继续“生产”有机物提供原料;而消费者则起到加速这一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过程的作用,使生态系统展现更旺盛的生机。这四种成分共同工作,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得到循环,并使太阳的能量获得新的意义。 生物个体本身又是一个整体。个体通过各大系统协调工作,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排泄系统实现营养的吸收,利用及废物的排出;通过生殖系统实现个体更新;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实现整体内在的协调工作,并使个体与环境保持相应的协调。 一个细胞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细胞膜保护细胞内的结构,并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信息交流;细胞核中调控着细胞的生理状态,并实现细胞的更新;细胞质为生命复杂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细胞质中细胞器的分化更是体现了与生命更高系统层次相似的功能。 此外,蛋白质分子建构起生命的大厦,核酸分子控制着大厦的结构和功能并使得更新,糖类分子则为这些活动提供能量---- 在生命各个系统层次,生命都体现出惊人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这在人工制造的工业世界中是根本不能被看到的奇迹。距离笛卡尔提出“动物是机器”和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的论点不过两三百年,机器和生命结构的巨大差别就不断的被发现,而且也不断的被发现中,生命的结构和功能是任何人造的机器所不能相比的。 2. 生命存在与繁衍中体现出的执著和坚强之美 生命存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与繁衍,简单地说就是本身的“活下去”和本物种的“活下去”,对大多数生物来说,这是贯穿它整个生命活动的根本目的。所有的生物为获得生存的机会都在不断的奔波忙碌。当环境恶化时,生命的这种奔波忙碌更是显现出不可思议的执著和坚强之美。暴雨,飓风,地震,海啸等等不可测的自然灾害,反常的气候变化,人为的环境破坏等等巨大的生存危机是人类这种万物之灵都感到无法应付的,更何况一些更为弱小的生命——我们的举手投足也许就会是它的生存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无论在人的眼中这些弱小生命的努力是多么毫无希望,它们几乎从不放弃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在资源极度贫乏,气候极为恶劣的沙漠中在中年积雪的冰川雪山上,人类望而兴叹,可是生活在那里的生命却拥有对这些环境的令人惊叹的适应能力。 相对于大自人然生命是渺小的,生命因其渺小而脆弱;但生命在这巨大而不可预测的大自然中努力存了下来,虽然有无数的生命灭绝了,可是甚至是已灭绝生命也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了它的遗传信息,生命并未因其脆弱而懦弱,反而是因其脆弱而坚强,这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也是生命最为神奇的特征之一。 3. 生命协调过程中体现出的弹性之美 生命与环境在协调过程中体现出的弹性之美,是生命最美的一个特征之一。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匮乏,生物群落就会缩小其规模一适应这一匮乏,但群落中基本成分的功能依然存在,生态系统就保留了当环境适宜时扩张的能力;反之,群落的过度扩张也会因为系统的调节而得到控制;生命个体身体的一部分衰老或病变或功能加强都会使全身其他部分产生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有使强者变弱,弱者变强的协调倾向;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一一定的秩序启动的,而在成年的生物,遗传物质会在相应的环境条件有选择的启动,由其是在特异性免疫行为中,对应抗原的抗体制造更是展现了基因与环境变化的密切关系。生命的这些双向协调作用使生命保持一种既柔韧又坚强的特征,也就是弹性之美!在生命各系统层次都存在着这种弹性,这种弹性的细致和柔韧是任何人工智能都无法相比的。 相对与生命自身的智慧,人类的智慧几乎不值一提。但是对生命真实的认识必定能使人们为生命的神奇所折服所赞叹,而这种对生命美的认识将帮助我们以更真诚更富爱心的态度对待生命对自己的人生,让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候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欣赏生命自身的美丽吧!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