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抽烟对于身体脂肪分布的影响

抽烟对于身体脂肪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抽烟 身体脂肪 分布 影响来源: 互联网

研究已经证实肥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率及整体死亡率有关,这些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和常发生在女性的乳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等。 但是,肥胖所代表的是整体脂肪组织的异常增加。从近几年来许多的研究中发现,身体脂肪组织堆积的部位,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冲击更为显著而重要。例如,常见的堆积在中年男子啤酒肚中,往往使得脂肪组织更容易经由脂肪溶解的代谢过程,进入血液循环中,最后堆积在血管内,而导致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产生。 相反地,常见在女性臀部的脂肪堆积,对身体的危害往往微乎其微。这是因为囤积在此处的脂肪是作为女性生育和哺乳之用。由此可见,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除了减少全身的脂肪外,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脂肪堆积在不好的地方,特别是腹部。 许多学者也发现抽烟的习惯,会增加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硬化或是有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猝死率,也是造成日后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症的危险因子之一。从日常的生活经验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有抽烟习惯的民众,会有体重较轻的现象。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抽烟习惯,会促使身体的脂肪有朝向腹部堆积的倾向,也就是脂肪中心化分布的倾向。并且,可能经由中心性肥胖所导致的异常代谢,更进一步戕害我们的健康。 研究指出,每天抽 16 支烟(含)以上的重度抽烟者比从未抽烟者,会有较大的腰围与较高的腰臀围比值。其中,腰臀围比值也就是量取的腰围比上臀围,这是一种量度身体脂肪腹部堆积倾向的方法。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可以作为另外一种比较客观的肥胖指针,身体质量指数的数值等于以公斤作单位的体重除以用公尺作单位的身高的平方。理想的 BMI 值为 20 至 24.9 kg/m2 ,25 至 29.9 kg/m2 称为过重,一旦指数超过 30 kg/m2 即可算是肥胖。一般而言,身体质量指数大于 25 kg/m2 已表示身体脂肪过多,需要减肥。在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中,发现身体质量指数越高,抽烟所造成的腹部脂肪堆积的差异也有越高的倾向。换句话说,当我们的体重越重时,抽烟更会造成身体的脂肪趋向腹部的中心性堆积。 大家也许会有一个疑问:如果过去曾经抽烟,但是目前已经戒烟,这样的影响是否仍然存在呢?台湾外的研究都发现,目前仍然还在抽烟的人,相较于过去有抽烟和从未抽过烟的人,仍然有比较高的中心性分布的倾向。但是,还是有少部分的例外存在。例如,在黑人男性或日本铁工厂的男女员工中,并没有发现抽烟习惯会促使脂肪堆积在腹部的情形,是否因为种族的不同所造成的,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 不过,另外一项引人侧目的发现是当抽烟的量越多,身体脂肪趋向腹部堆积的倾向就越明显。每天抽二包烟以上,相较于每天一包烟以及每天抽少于一包烟的瘾君子而言,腹部的脂肪堆积会更显著。而且抽烟的量越多,腹部脂肪堆积的情形就越严重。这个结果也提醒我们,戒烟的重要性,即使无法在短期内戒除,也应该想办法尽量减少每日抽烟的量,因为这对于我们身体健康的维持是相当重要的。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