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免疫学技术> 抗体抗原实验>重组无细胞抗百日咳疫苗

重组无细胞抗百日咳疫苗

关键词: 细胞 百日咳 疫苗来源: 互联网

重组无细胞抗百日咳疫苗       自20世纪40年代末,全细胞灭活的百日咳疫苗已能供应大批量接种(Kendriek等,1947)。此疫苗在防百日咳发病方面很有效,但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反应。虽从未证实不良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引起的,但在70年代导致了接受该疫苗接种率的降低和对新的更安全疫苗需求的高涨。由于百日咳毒素(pertusslstoxin,PT)是百日咳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有几家机构开发丁含经化学灭活和纯化的百日咳毒素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但已知用甲醛和戊二醛对百日咳毒素进行处理会出现某些逆转[瑞典国家细菌试验室(National Bacteriological Laboratory,Sweden),1988]。为克服此问题,Pizza及其同事用基因工程方法打造了一个百日咳毒素变种,具有完整抗原特性但没有毒性,这个基因脱毒的百日咳毒素是市场上出现的第一个基因重组细菌亚单位疫苗(Pizza等,1989)。       基因灭活的百日咳毒素曾在成人志愿者和婴儿、儿童中进行安全和免疫原性的临床试验:以单独的百日咳变种毒素(Podda等,1990,1992),或与丝状血凝素(FHA)和百日咳菌黏附素(pertactin)联合(Podda等,1991;Podda,1993),也可将此变种毒素与FHA、pertactin以及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相结合(DTaP;ItalianMulticentreGroup,1994)。这些试验显示,含有无毒百日咳变种毒素与各种无细胞疫苗配方的组合是非常安全的,远较全菌百日咳疫苗安全。此外,所有的组合均产生高滴度的抗百日咳毒素的中和抗体和很强的抗原特异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兴趣的是,免疫后经过5~6年疫苗的有效性仍可达到80%,而且抗原特异性抗体及CD4+T淋巴细胞反应都能被检测到有意义的水平(DJTommaso等,1997;Salmaso等,2001)。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