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冷:是啊,多年前我就说过,我只写发稿费的文章,写点有用的东西,交版面费发文章的事,我绝不再做。其实我很纠结,你看看我以前的微博,里面写过,我不想去制造学术垃圾。很多同事和我有同感。我2000年就被评上中文副教授了,10年过去了,我还是副教授。

  齐鲁晚报:那您如何看待现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是不是普遍存在“天下文章一大抄”?

  王冷:很多(学术杂志———记者注)编辑自称垃圾包装工。有几个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一篇论文少则1000元的版面费,多则没有上限。开玩笑说除了作者和编辑,没人去看。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是目前中国学术论文的风格。

  齐鲁晚报:您认为现在大部分学术论文都是在制造垃圾?

  王冷:不能这么绝对,但评价机制逼着很多人制造垃圾。国外的学者几年才写出一篇,我们有的人一个月能写出好几篇。浮躁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浮躁的人心。做学问需要耐心,需要科学的态度。当然,确实有一些学者在扎扎实实地做学问,但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