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从事新闻传播伦理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常江说,造成误读误解,可能存在媒体报道失准或转载转引不当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更应该警惕的是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心态上的问题,比如一些媒体的记者或微信公众号在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是不是有意无意地‘引导’受众的情绪向某个方向去发展蔓延?”

常江认为,迎合流行情绪或许能够让某一条新闻在短期内获得密集关注,但对于作为普遍的信息和知识载体的大写的“新闻”,若形成了以煽动和刺激受众的流行心理为特征的生产方式,那对于全行业来说都只能是饮鸩止渴。

抢先发布、随后矫正的报道手法损害科学严肃性

网络时代,信息更新快速,一些媒体采取“先发布、后矫正”的操作手法。在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科学报道领域,这样做会有哪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