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重磅:6位华人当选为2016年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6.5.05

  2016年5月3日,美国科学院(NAS)公布了2016年新增选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共产生84名新院士和21名外籍院士。其中6位华人科学家当选。

  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于1863年由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宣布成立。目前共由三部分组成: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医学研究所组成,它们分别于1916年、1964年以及1970年成立。从起初的50位成员,美国国家科学院现在已经发展至2250名成员,其中有452名成员为外籍院士(即拥有除美国以外国籍的学者),大约有200个院士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历年当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或者外籍院士名单中,有很多华人学者的身影,包括李政道、杨振宁、施一公、袁隆平等著名科学家。

  在今年新当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当中,有六位华人当选院士或外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安芷生当选为外籍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戴宏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教授杨培东、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孟祥金、芝加哥大学教授Hu, Wayne和宾西法利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Liu, Andrea J当选为院士。

banquan9.jpeg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安芷生

  安芷生 ,1941年生于湖南芷江。 196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 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环境地质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安芷生教授是从事第四纪地质学、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家,现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工作。他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到2007年他担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2003年到2006年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国际学术界对安芷生的了解,是从其以黄土及有关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要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黄土的堆积、演化及其与古气候、古环境的关系,并与全球气候变化相联系;从动力学角度系统提出了控制中国古环境变化的东亚古季风理论。此外,他基于自然环境变化历史和机制的理解,明确指出中国西部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要遵循自然环境变化尤其是植被分带的规律,指出人类活动对中国北方大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安芷生教授在"Nature"、"Science"、"Science in China"等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并广泛引用。

banquan9.jpeg

  斯坦福大学教授戴宏杰

  戴宏杰,男,1966年5月出生于湖南邵阳,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国际著名纳米技术专家。198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94年获哈佛大学(Harvard)博士学位。1997年起加入斯坦福大学(Stanford)化学系任助理教授;2002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终生教授职位;2006年获得斯坦福大学正教授职位。戴宏杰教授2009年当选“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1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戴宏杰教授长期从事碳纳米材料的生长合成,物理性质研究,纳米电子器件研发,以及纳米生物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上述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获得了广泛的影响,是国际碳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戴宏杰教授在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医学类的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有24篇研究论文发表在著名的《Science》和《Nature》两大顶级刊物上,23篇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子刊上。其论文的总引用次数超过9万次,H-index为134。在2011年2月汤森路透公司根据研究论文影响力发布的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位化学家榜单上,戴宏杰教授排名世界第七,华人排名第一。

banquan9.jpeg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教授杨培东

  杨培东,1971年8月出生于中国苏州,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教授。1988年从苏州木渎中学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199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求学,1997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开始先后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12年4月18日,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5年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15年度天才奖 。201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培东在过去10年内对纳米科学的开创性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他研制出第一个纳米导线激光器,纳米激光器最终有可能被用于鉴别化学物质、提高计算机磁盘和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他多次在包括《科学》、《自然》等在内的国际顶级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15年4月,杨培东团队还在人工光合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一项划时代的成果,有望解决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这一科学难题。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纳米快报》上。

banquan9.jpeg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孟祥金

  孟祥金,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孟祥金博士1985年本科毕业于滨州医学院,1988年在武汉大学医学院(前湖北医科大学)获得微生物与免疫学硕士学位,并在位于美国爱荷华州Ames的爱荷华州立大学获免疫生物学博士学位。在1999年加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取得教职之前,他在位于马里兰州Bethesda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变态反应与传 染病国家研究所任资深研究科学家职位。

  孟教授的研究方向为兽医和人类医学公共卫生领域内重要的新发病毒、人兽共患病毒的致病分子机制和疫苗研发。迄今他已经在同行评审的国际刊物上发表超过250篇学术文章、综述和书籍章节。入选汤森路透公布的从1997至2007年间微生物学学科文章总引用数世界上排名前1%的高被引科学家。2012年当选为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banquan9.jpeg

  芝加哥大学教授Hu, Wayne

  Hu, Wayne,1968年出生,天文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0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物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9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2000,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长期成员。2000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

banquan9.jpeg

  宾西法利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Liu, Andrea J

  Liu, Andrea J,女,物理学家,宾西法利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1984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活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1994,进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2004年,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教授。2004年调入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任物理系教授。

  Liu, Andrea J目前主要从事理论物理与生物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在Nature、PNAS、Phys. Rev. Lett.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