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效,但投入大,加之“核安全无小事”,人们对核电的谨慎态度由此而来。

  然而,核工业界人士也觉得委屈。“比如此次法国的核电站事故只是附属设施中的锅炉爆炸,说穿了就是一般的工业爆炸。但一和‘核’沾边,人们就会比较紧张。”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表示。

  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核泄漏事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7级,最轻的是第1级“内部异常”,最严重的是第7级“特大事故”。核工业史上3次大事故,切尔诺贝利和福岛同为7级,三里岛事故为5级。在许多国家,核电站发生低级别安全事故也须公开,这在外行人看来,就变成了“核电事故频繁”。去年5月,我国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监测发现一回路放射性水平异常上升,有一根燃料棒的包壳可能存在微小裂缝。这一内部事故对公众没有任何影响,但消息披露后,也曾引起过部分民众的恐慌。

  不少业内人士希望,公众应对核电站安全有客观的认识。无谓的恐慌,将成为核电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一座核电站用于安全方面的投入已占建设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后福岛时代,提高核电安全标准确有必要,但若为了消除恐慌情绪而无限制地追加安全投入,则会令核工业界不堪重负,核电的正面作用也将被消磨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