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朱日祥团队成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永信小组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实验中,他们发现,含Fe3+磁性颗粒存在于鸽子上喙皮肤组织。磁学实验证明,这些颗粒以超顺磁磁铁矿颗粒为主。这表明,他们不但找到了鸽子导航的物质证据,而且确定导航物质存在的部位——上喙。

  2007年,他们又与合作者观测发现,山蝠在磁场极性反转时,栖息的位置会改变。当水平和垂直场分量分别反转时,只对水平分量的变化明显响应。由此,他们推断,山蝠使用的是磁极罗盘。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山蝠是利用磁极罗盘进行定向的。最近,该团队又发现了迁徙性蝙蝠的脑部含有较多的磁铁矿颗粒。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山蝠长距离迁徙和觅食的能力,而且探讨了哺乳类和非哺乳类动物进化中,何时和如何感知地磁场,该发现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生物成因磁性矿物对沉积剩磁的贡献是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潘永信介绍说,最近几年中,国外有少数研究人员将地球物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于地下微生物如何改造地质条件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