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南美白对虾游进盐碱滩

2024.1.11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850.shtm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源自海洋的生物竟然在距离海洋一千多公里的甘肃安家落户。

近日,全国各地被开展农业大摸底让甘肃的“南美白对虾”意外出圈,对此,很多网友表示质疑,没有海的甘肃,是怎么养出“南美白对虾”呢?

659f4ee9e4b03b5da6d07212.jpg

  南美白对虾养殖阶段。刘哲供图。

盐碱地上产海鲜

“其实从2016年开始,甘肃就开始探索养殖南美白对虾了。”

借助于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和甘肃省丝路寒旱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甘肃农业大学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团队自2017年在景泰、白银、靖远等地区开展了多场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随后扎根基地开展了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系统研究。

“在兰白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大多属于盐碱地,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水质受土质影响很大,盐碱水体中的离子比例和自然海水相差较大,总碱度和pH较高,昼夜温差大,生长期短,日照强。”甘肃农业大学水产学科负责人、水生生物领域金城首席科普专家教授刘哲告诉《中国科学报》。

研究人员结合兰白区气候条件,建立了室内水泥池加温淡化-塑料日光温棚标粗-外塘养成的分级养殖模式,解决了养殖初期气温低,有效生长期短,当年很难养成大规格商品虾的问题。

据了解,团队在实验室分离出了适合在景泰盐碱水池塘中生长的有益菌类和藻类,通过扩大培养,定期添加到养虾池塘中,起到了稳定藻相和菌相的作用。同时,通过放养密度实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虾苗放养密度。

团队通过监测不同池塘水体生物指标、水化学指标、菌相指标等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接种小球藻和卵囊藻对水体环境的调控作用,尤其是抑制蓝藻的作用;集成了以测水调盐、接种有益藻调节藻相、自制发酵制剂调控菌相等生态调控为关键的成虾养殖技术,使池塘生态系统变化稳定,降低了南美白对虾养殖风险。关键集成技术在基地推广面积220亩,亩单产均达500斤以上,亩产效益超过12000元。

但目前甘肃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起步较晚,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这导致了养殖成功率和产量低下等问题。因此,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是甘肃南美白对虾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659ea9d3e4b03b5da6d071e2.jpg

  南美白对虾。李志刚供图。

雪山融水养海虾

除了在兰白地区的盐碱地上,从2022年开始在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南美白对虾也安家落户了。

“2022年,我们决定在河西走廊进行试点养殖,这里的水富含锶元素,养出来的虾透明度高。因为属于工业化养殖,收获颇丰,每年可产出6茬,每茬产量可达2万。”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丰森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刚告诉记者,因为河西地区距离海洋较远,对于想吃新鲜虾的消费者,往往只能买冷冻食材,而空运过来的活虾价格非常高,为了让当地消费者吃上实惠、新鲜的海产品,养殖基地技术人员引进了南美白对虾虾苗,并在这里搭了一个“家”。

“张掖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优良,水源为祁连山雪山融水,水质清澈,富含锶和硒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使得养殖出的对虾品质较高。这种高品质的对虾在市场上更受欢迎,消费者更愿意为优质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甘肃农业大学水产养殖系讲师宋国林告诉记者。

因为西北地区河西走廊腹地,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较低。因此,养殖南美白对虾时需要特别注意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养殖水温。同时,由于气候条件较为干旱,养殖设施的建设也需要充分考虑水源和养殖水回收利用的问题。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热带海水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多方面因素”。宋国林告诉记者,为了实现南美白对虾全年均衡上市,张掖地区采用塑料保温大棚、循环水养殖系统等设施进行养殖。这些设施需要满足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需求,并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为了更好地让这群“海洋的小精灵”适应当地自然条件,除了水质监测和管理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情况调整养殖计划,合理安排养殖周期和养殖密度。此外,还采用了一些新型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如循环水养殖系统、水环境在线监测设备等,以提高养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养殖风险。

“在养殖过程中,基地采用了环保型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该模式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生态的破坏,同时提高养殖效益。”宋国林说道,与沿海南美白对虾养殖地区相比,张掖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租金较低。同时,西部有大量剩余光伏电能,这使得产品在价格上更有竞争力。

659f525be4b03b5da6d07214.jpg

  张掖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李志刚供图。

安全养殖南美对虾

“甘肃引入南美白对虾的时间相对较短,养殖池塘多为新开挖的池塘,而且一年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土塘中养殖,因此,池塘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养殖环境中很少有病原菌和寄生虫。在苗种筛选引进和养殖过程中,有一套严格的检测流程,对疾病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刘哲告诉记者。

为了食品安全,团队紧密跟踪国内外虾苗质量信息,采用遗传背景调查、外部形态观察、抗应激能力测试、弧菌检测和病毒PCR检测等手段,建立了盐碱地南美白对虾虾苗质量检测技术体系,保证了虾苗来源安全可靠和苗种质量。

 同时,积极开展疾病精准防控,定期对可能威胁虾体的病原细菌,采取水样和虾体组织进行培养病原微生物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养殖过程中严禁使用违禁药物,确保对虾养殖的生态安全。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采用全封闭式养殖模式,严格检测进入系统的水、种、饵不携带有害病原菌。

“我们会定期要求相关人员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标准。同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密养殖导致的病害问题。”宋国林表示,喂养过程中还要确保饲料中不含有害添加剂,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避免对虾过度摄食或饥饿。此外,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对虾的新鲜度和质量。

推荐
关闭